爱的激流(1984)
Love StreamsUP:2022-01-12
《爱的激流》(Love Streams)是约翰·卡萨维兹执导电影,1984年柏林国际影展上映,并获得金熊奖。
爱的激流简介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位作家哈蒙(John Cassavetes饰)和他的妹妹莎拉(Gena Rowlands饰)生命中的几天。电影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在哈蒙的家里发生的,他们在生活中挣扎:哈蒙过着极其颓废的生活,靠酒、烟、以及一段段短期的和女人的关系度日:或者是工作关系认识的女人,或是娱乐场所认识的女人。他也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父亲,把自己12岁的儿子扔在酒店的旅馆里里,甚至还教他学喝酒。而他的妹妹莎拉因为她的疯狂的言行正在和自己的丈夫离婚,她的女儿想要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这给她极大的伤害,几乎精神崩溃。在电影的结尾,莎拉离开了哈蒙的家,和另外一个男人在一起,而哈蒙走到银幕前给观众说再见,也和自己的生命告别。
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约翰·卡萨维蒂 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竞赛单元最佳影片约翰·卡萨维蒂
获得奖项
- 第3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竞赛单元最佳影片 / FIPRESCI Prize —— Competition / 金熊奖-最佳影片
- 约翰·卡萨维蒂 John Cassavetes导演
- 约翰·卡萨维蒂 John Cassavetes演员
- 吉娜·罗兰兹 Gena Rowlands演员
- 西摩·卡塞尔 Seymour Cassel演员
- 戴安娜·阿伯特 Diahnne Abbott演员
- Leonard P. Geer Leonard P. Geer演员
简评
一旦适应了人物无前史说明的疯癫状态(这种疯癫刻进了骨子里一般被生活化),就会发现疏离感慢慢溶解在电影所制造的一个永无止境的情境——其分裂出的不同形态被人物的“黑洞”吸引了。里面的人一口一个爱,爱到底是什么?爱不是被言说的词或句的含义,爱正是那无数言说的动作自身,爱是欲跟上其速度却不能的无以被定格的激流。
所谓“垮掉的一代”步入中年,在消费主义的狂欢节和个人享乐主义的帷幕之下,涂抹荒诞不经的、解构式的日常生活。卡萨维蒂身兼导演和演员两职,非常精准地把握了男主的状态——一个消解了传统道德规训的、受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的情色作家,在看似光鲜亮丽而实则废墟一片的新世界中,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的塌陷。是一部不可爱的作品,一部观看下来令人精神不适的作品,但的确让某些个体性的真实心理与真实境遇得到戏剧性的浮现。(梦境的插入非常有味道。)
从买宠物开始,电影正式进入了神经质般的震颤梦境,现实与幻想之间开始出现了失衡,似乎敦煌壁画上的地狱小妖全部倾巢出动,附身到了院子里的鸡、鸭、马、鸟,连家犬都笑出了上帝的原形,而后出现的两段家庭尬笑和舞台尬舞的双重梦境,也让整个剧情走向开始不受导演掌控,尤其是在泳池边出现的三次跳帧,彻底打破了前一个小时的沉闷剧情铺垫,带领观众进入了一种奇特的观影体验。
卡萨维蒂第一部,84年片单中最期待的一部,所以也是最失望的一部。兄妹各自站在爱的天平的两端,导演通过这两个人物反复挖掘对爱的索求与对爱的背离后面的无力感,然而So What?我无法从远离实际的人物、索然无味的关系设定、似乎毫无重心的文本以及奇怪且不好看的运镜剪辑中获得共情,音乐也不好听。至于广受好评的吉娜•罗兰茨的表演,感觉她好像是全程在某个表演类综艺上给影坛后进们做导师示范。
哥哥对“每一个女人都有一个秘密”的voyeurism,和妹妹随时(在最后的梦里揭晓的)像是随时随地面对着观众的exhibitionism组成的互相解释互相纠缠的纽结,和向别人“continuous love”,和所有的酗酒问题、抚养权问题…有一点太标准了的感觉。但让人震惊的是卡萨维蒂在电影风格上的克制:这样一个典型的美国式neurotic drama,在掺杂了这么多压抑和创伤书写的情况下,运镜却冷漠得近乎残忍。全程维持着纪录片视角一样的中景镜头的汽车醉酒戏;gena抱着保龄球焦虑症发作时一改导演平常的简洁明快风格,用一个冷冷的长镜头拍完;镜头甚至在窒息的离婚戏码中,没有推近跑到电话旁边的孩子分毫——时间是激流。
。①如简介所写(除了男主最后并没自杀):浪荡不称职的作家男主,恋爱中过于疯狂的男主妹妹。一个不断地寻找新欢,一个疯狂地沉沦于旧爱,他们都迷失在爱的连续激流中。②充满了因迷失于爱而导致的「焦虑」(程度没《醉酒的女人》强),渲染技法如:琐碎的生活流叙事;精彩的即兴表演;许多特写+浅景深;许多塞满人物的构图;一些固定或缓慢的运镜的凝视(该片表演和剪辑节奏并不慢,这些凝视的目的是给观众时间去揣摩并理解一些潜藏于角色内心的焦虑与绝望);剪辑上大量让特写与框中框构图/中全景组接,制造激烈冲击感。③很多地方色彩太亮丽(事实上这片不适合弄太多幽默),与影像气氛略相悖。
,或者说,他的电影本就依附在演员身上。戈达尔说过“电影就是情绪的集合”(虽然我看他的电影只能感受到疙瘩的情绪……)。卡萨维蒂的电影更是如此,而情绪的表达则有赖于演员的面部及肢体。本片除了常用的面部大特写外,镜头的调度堪称一绝,每一场对话镜头都能看似随意实则精准地找到具有关键情绪、体现这场戏本质的人物。卡萨维蒂简直就是一个极高明的作家,有条不紊细致准确地安排着每一处笔墨。,殊不知把他们淹没的激流正是爱。两人的行为完全对称,来回两次,好似不管怎样都逃不开笼罩全片的孤独无助的情绪一样。
8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约翰 卡萨维茨(致力于方法派表演的纽约演员).更具野心的艺术电影地界。纽约维系了一种“偏离好莱坞”的趋势。以“即兴”作为关键美学判断:没有剧本;演员将对话及说话方式的创意与导演共享。半纪录片方式风格拍摄,呈现出一种污秽、粗粝的风格。将美学建立在未经润饰的现实主义之上,拍出的一系列电影所呈现的是准即兴表演、以及随意的摄影机运作:戏剧在平淡的日常生活和把每个演员推至近乎歇斯底里极限的痛苦爆发之间交替。无资源
看完感觉有点失望,我最喜欢卡萨维蒂导演的点,就在于他的镜头人物都有“毛边”、是鲜活的,但这部无论是人物设定还是情节推进,都透着明显且刻意的作者意图,没有了生活感与生命力,虽然电影也有一些亮点,比如很多布努埃尔式的幻想桥段、用声音的中断描绘思绪被打断等,但综合来看这种偏寓言性质的呈现方式,与导演一贯的自然式处理有些矛盾;电影主题还是探讨着性与爱(男主与女主)的区分与联系,自我感动式的爱情会成为他人的束缚与自私的占有,抛弃爱则放弃了责任与担当,也就必然无法得到长久的陪伴(永恒的孤独)
观感像是看了一本特别的小说,它摒弃了传统的叙事,靠情绪的涌动将忧伤渗出屏幕,在那些醉酒的夜晚,头破血流还不是头等悲惨的事情,没人陪伴才是,滥交与酒精毕竟淹没不了孤独本身,如果说卡萨维茨这条孤单老男人的线已经足够精彩,那吉娜·罗兰兹的表演更加诠释了撕心裂肺,独在异乡的无助,打保龄球时的困境,入手动物的不理智,生硬搞笑时的发狂,以及那两次厉害的梦境,不得不说剧本和表演都太猛,需要反复咀嚼消化。
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位作家哈蒙(John Cassavetes饰)和他的妹妹莎拉(Gena Rowlands饰)生命中的几天。电影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在哈蒙的家里发生的,他们在生活中挣扎:哈蒙过着极其颓废的生活,靠酒、烟、以及一段段短期的和女人的关系度日:或者是工作关系认识的女人,或是娱乐场所认识的女人。他也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父亲,把自己12岁的儿子扔在酒店的旅馆里里,甚至还教他学喝酒。而他的妹妹莎拉因为她的疯狂的言行正在和自己的丈夫离婚,她的女儿想要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这给她极大的伤害,几乎精神崩溃。在电影的结尾,莎拉离开了哈蒙的家,和另外一个男人在一起,而哈蒙走到银幕前给观众说再见,也和自己的生命告别。
他有一个大房子,里面来往许多女人,可没有一个真爱,包括他的孩子;她一无所有,离婚后逃离到欧洲,但她仍爱着孩子和丈夫;他说,爱是一切,但爱也会死亡,只有小女孩才幻想,她说爱是一股激流,爱永远不会停止,生生不息;也许爱就是病中荒诞与最美的梦,是狂风暴雨中义无反顾的前进与孤独寂寞的后退,爱的激流,刺激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