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演之夜(1977)
评分:8.4
导演:约翰·卡萨维蒂
编剧:约翰·卡萨维蒂
主演:吉娜·罗兰兹 / 约翰·卡萨维蒂 / 本·戈扎那 / 琼·布朗德尔 / 保罗·斯图尔特 / 佐拉·兰帕特 / 劳拉·约翰逊 / John Tuell / Ray Powers / 约翰·芬尼根 / Louise Lewis / 弗雷德·德雷珀 / Katherine Cassavetes / Lady Rowlands / Carol Warren / 米德·罗伯茨 / 大卫·罗兰兹 / 詹姆斯·凯伦 / Jimmy Joyce / Sherry Bain / 乔什·贝克 /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 / 西摩
类型:剧情
片长:144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夜无边
上映:1977-12-22
IMDb:tt0079672
首演之夜简介
面臨過氣危機的舞台名伶,因為極度的不安全感,在排戲過程中惹惱所有工作人員,難搞至極。然而當一名忠實戲迷意外喪生,讓她的生活陷入更誇張的混亂,首演當晚,她終於在揭幕前酩酊大醉、徹底崩潰…。卡薩維蒂與吉娜羅蘭在片中飾演對戲的演員,兩人台前幕後的親密關係,使得演出層次更加迷離曖昧,堪稱表演魅力滿載的經典之作。
第2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约翰·卡萨维蒂 第2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最佳女演员吉娜·罗兰兹
获得奖项
- 第35届金球奖
提名:Best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 Best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 Motion Picture - 第2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Interfilm Award - Otto Dibelius Film Award —— Competition / 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
简评
斯坦尼体验的幽灵入侵。人物反复出入戏剧场景(下车-粉丝车祸-棚内-出棚-回到舞台),好像文本和自我对演员身体的争夺不休。从混乱到FindAWayOut,好像某种舞台感召,暗示舞台既是演员的纠结出生的温床,也是他们最后的回归之所。当人们口中传出Gina将在首演之夜回归的寄望,Gina已经跑到街上;被特写了一个小时多的面孔,突然稀释于行人之中。没有比这更动人的时刻。&后半段让人想到NationalTheaterLive的录制。
[A] 经典的戏中戏嵌套结构模糊虚实界限的精彩新颖独立佳作。跟随近景与特写,一些虚焦和略有跳跃的剪辑,对老去的忧虑化为死去少女的幻像侵蚀女演员内心(每次幻像出现时都带有特定音乐旋律明显被伊纳里图《鸟人》致敬),加上罗兰兹出色表演营造出的不稳定效果直接进入中年女演员的焦虑,电影中的故事与戏剧(每打开一次舞台门几乎就是一个新建构的世界,烦恼缘由不同但总是一样的焦虑),演员的现实与幻像在片中也不断被模糊,戏与人生不断纠缠,被情绪推动,也使后来的歇斯底里更具张力。卡萨维蒂在表现女演员焦虑的同时也影射自己的创作焦虑,结尾处即兴表演与“正能量”应该也代表了导演本人自己的态度。能看出这片影响很广,阿莫多瓦欣赏嵌套结构也在母亲那片中用开头的车祸致敬,《鸟人》则更明显,《黑天鹅》《穆赫兰道》也有其影子。
吉娜罗兰兹的表演让人惊叹,完全可以用伟大来形容,仿佛彻底人戏不分,彻底活在电影里甚至是电影中的戏剧里。残酷的衰老,青春成为幽魂,伴随而来爱情的灵气变成一片死气,恐惧着光亮不再为自己照耀,一个曾经年轻过的女子如何接受这些?如何再认真地对待自己?这些真切的痛苦渗进她的五脏六腑,也渗进我的五脏六腑。戏剧是要发疯,必须要再次杀死镜中那个青春少女,必须要彻底击碎原有的结局,即便无法拒绝老去,但这也是最后的不妥协的姿态了。很多标准的美好结局并不能给我生活仍充满无限可能的信念,包括芭比也不能,但是首演之夜最后一段即兴演出让我相信了。
这是我完全无法理解的情节,为什么剧组所有人都要惯着女主啊?衰老和孤独的主题也不够有深度。但是抛开情节来说,卡萨维蒂这部影片的独创性实验是空前。演员-现实的交织,嵌套结构导戏里戏外相互影响几乎是创造出了电影与戏剧结合的新方向(不同于刘别谦单方面嵌套),醉酒上台即兴表演,用极其荒诞的方式破除结构,象征着现代性都无序达到了极致,从此进入一个未知情境。戏剧与现实,幻想与现实,疯癫与严肃,构筑着虚实含混的情态。景深,镜像,特写,卡萨维蒂将几乎一切可以用来表现虚实的手法都用上了,后世同题材影片没有一部没有这一部影片的影子。虽然不喜欢这个剧情,但是抛开主观观感来说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影片。
亲眼见到“那个年轻的自己”死去令人在一刹那深刻意识到过往不可追和衰老与死亡的威胁。 片中已点题:我讲的是人在衰老过程中力量的流失。可惜也只有女主这样名利双收的人才能如此任性和令人厌恶地将恐惧外化,以至于摧毁自我和身边的一切。这依然是一部关于好莱坞的电影,拜托,千万不要以为真正的戏剧世界全是这样!卡萨维蒂带着好莱坞演员的自负,选边站地同时蔑视着观众和创作者,把演员当成了唯一有灵气的生物。哦,等等,或许该说,是他狡黠地指出,在表演的瞬间,确实只有演员才是那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而其他所有的人,不过是一面面墙后任演员宰割心灵的观者
只有第一遍的观影才能几乎是惊艳的完美的那类作品,二刷却没有了电影文本、导演的掌控与看似混乱的即兴的互文性。这种表演的探索是那种反文本、反影像的,剧情架构的映射并不多,即兴的表演凌驾一切,明明表演中有失控、尴尬与僵硬的不知所措,但镜头对准观众的狂热与掌声,似乎将舞台上的一切都赋予了意义,本片是电影或者说文艺作品的本质论表达,观众究竟看得是什么?如脱缰之马的脱离了预设的故事,戏中戏拓宽了舞台之外,这种脱离导演的不确定正是最迷人的地方。
不喜欢这样的故事和讲述方式,演出前把自己喝个烂醉仍旧被倒霉主创们捧上台的主角还能赢得成功,简直像是借电影弄了个莫大的讽刺。屡次三番在重要表现中即兴发挥的主演,事实上可以让导演编剧众主创鞭尸几百回了吧,只要是当红明星,她耍大牌她不敬业她为所欲为皆有理,一切都解释就是自由发挥比你中规中矩写剧本架镜头各方调度,什么?戏剧和电影是导演编剧的作品?屁嘞,只要我演员敢乱发挥,那那些主创可以通通滚开让道,我演员最牛逼,全都听我演员的!演技确实好,故事确实讨厌。
7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约翰 卡萨维茨(致力于方法派表演的纽约演员)。更具野心的艺术电影地界。纽约维系了一种“偏离好莱坞”的趋势。以“即兴”作为关键美学判断:没有剧本;演员将对话及说话方式的创意与导演共享。半纪录片方式风格拍摄,呈现出一种污秽、粗粝的风格。将美学建立在未经润饰的现实主义之上,拍出的一系列电影所呈现的是准即兴表演、以及随意的摄影机运作:戏剧在平淡的日常生活和把每个演员推至近乎歇斯底里极限的痛苦爆发之间交替。无资源
最著名的结尾即兴演出反倒有些遗憾,因为它退回到了戏剧的场域。无论是对performer身份/psyche的动态调查还是友邻所提到的“自反”结构,这些project都值得更深的电影化的complication。而卡萨维蒂其实在本片前半部分就已经尝试了(有意或无意):用典型电影手法记录舞台,无视第四面墙的存在。女主角已经被悬置的身份认知以及不稳定的感官知觉在正反打POV/过肩下绽放出无限光芒——我们在作为谁、观看什么?这种镜头设计原本能带来的几乎是条件反射式的身份认同在舞台上“脱靶”了,而观众则需要自己背着这些子弹“再飞一会儿”,而人物也就触及了Real。色彩修辞有安东神韵,镜头设计/剪辑天才手笔。与此相比,《鸟人》的单镜设计意图明显却也自断双臂:悲哀的美国现实主义,悲哀的完美。
前半段的镜头语言甚至有一点lynchian vibe,在特写时的失焦和与之相对应的角度的混乱(同时模糊了的背景把所有对话的context都暂时抹去了),良久的沉默和对话中取消了沟通感觉的停顿,还有在舞台剧当中绝妙的轴线的控制:入戏时观众甚至感觉不到一切发生在台上,而崩溃时突然入景的观众把原先的体验彻底割裂开来。卡萨维蒂可能不需要最后那一段醉酒的表演来证明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就像是Myrtle的梦一样,他漂亮的镜头语言已经完全完成了这个效果。看完之后总在幻想,如果“死去的nancy”可以一样地被更隐秘更含蓄地表现,可能整部电影的体验会更让人心惊。
★★★|完全建立在「即兴」表演流之上的电影,也可视作Cassavetes的一次自我指涉,或是打破第四面墙的“套娃”作品(即兴中的即兴中的即兴)。于我而言,Cassavetes最大的魅力在于对人物状态的精确捕捉:不在于心理层面,而是由肢体动作,即「即兴」所展现。在最后的首演之夜,是否“醉酒”已不再重要,人物在压力,焦虑及自我怀疑的情况下所展现出的颓废状态,看似难以理解,但我可以肯定是真实存在的。Cassavetes在最后也真正的扮演了一次自己,成为了独立于舞台亦或是整部电影的超脱存在,妙不可言!希望一年半前的自己能够看到这部电影。
声名显赫的中年女演员困于年岁渐长带来的焦虑,并且时时刻刻感受到后辈的威胁。似乎是好莱坞常见的主题,让我想到了《彗星美人》。但这两片使用了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彗星美人》是朝外探究,用戏剧的方式(这部电影也很戏剧)去揭示戏剧界的弱肉强食、虚伪与丑陋,而女主角使用了某种达观而明快的人生态度去对抗这种丑陋。《首演之夜》则是完全朝内的,它是彻底电影的,它用特写和人物状态来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像制造了某种剧作的内循环,也太便捷了。至于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反而会让人觉得是卡萨维茨其他戏的翻版。结尾尤其令人怀疑,用一次对抗剧本的完美即兴表演来取得精神上的胜利,就像是抓住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那样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