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十三天(2000)

Thirteen DaysUP:2021-06-13

《惊天13日》(英语:Thirteen Days),由罗杰·唐诺生执导的历史传记电影,内容描述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从美国的政治领导角度看待整个事件。

惊爆十三天

评分:7.9 导演:罗杰·唐纳森 编剧:戴维·塞尔夫 / 欧内斯特·R·梅 / Philip D. Zelikow
主演:Shawn Driscoll / 凯文·科斯特纳 / Drake Cook / 卢辛达·珍妮 / 卡特琳·瓦克斯 / 乔恩·福斯特 / Matthew Dunn / Kevin O'Donnell / Janet Coleman / 布鲁斯·托马斯 / 斯蒂芬尼·罗曼诺夫 / 布鲁斯·格林伍德 / 弗兰克·伍德 / 戴金·马修斯 / Liz Sinclair / 卡伦·路德维希 / 斯蒂文·卡普 / 迪伦·贝克 / 比尔·斯米托洛维奇 / 亨利斯·特罗齐尔 / 埃德·劳特尔 / 迈克尔·费尔曼 / Wal
类型:剧情 / 惊悚 / 历史
片长:145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俄语
影片别名:惊爆13天 / 惊天13日
上映:2000-12-16
IMDb:tt0146309

情节

大部分的场景都在白宫,侧重于总统约翰·甘迺迪与其推动入侵古巴作为对苏联安装飞弹的反制的弟弟罗伯特军事对抗的决策过程。片中并不在冷战时期超级大国的冲突中着墨,反而是在民事与军事当局的正确战略权衡中多所诠释。电影的结构大部分是由凯文·科斯纳饰演的特别助理肯尼斯·欧唐纳(英语:Kenneth O'Donnell)的观点出发。约翰甘迺迪的姪子克里斯多福·劳福德(英语:Christopher Lawford)也在片中饰演一名飞机被苏联子弹击中的飞行员。

发行

新线影业为制造公司之一,另外还有凯文·科斯纳的公司Tig Production与 Armyan Bernstein 的 Beacon Communications。这部片在2000年12月下旬限定上映,但并没有广泛发行,直到2001年1月才于一年内陆续在不同国家上映。

演员及饰演角色

演员饰演角色电影中的职位
凯文·科斯纳肯尼斯·「肯尼」·欧唐纳(英语:Kenneth O'Donnell)白宫首席特助
布鲁斯·格林伍德约翰·甘迺迪美国总统
史蒂芬妮·罗曼诺夫(英语:Stephanie Romanov)贾桂琳·甘迺迪第一夫人
史蒂芬·卡尔普(英语:Steven Culp)罗伯特·弗朗西斯·甘迺迪司法部长
戴伦·贝克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
露辛达.杰尼(英语:Lucinda Jenney)海伦·欧唐纳(英语:Kenneth O'Donnell)肯尼的妻子
比尔.史密托维奇(英语:Bill Smitrovich)马克斯维尔·D·泰勒陆军上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法兰克·伍德(英语:Frank Wood (actor))麦乔治·邦迪(英语:McGeorge Bundy)国家安全顾问
挨德·劳特马歇尔·卡特(英语:Marshall_Carter)陆军中将中央情报局副局长(英语:Deputy Director of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凯文·康威柯蒂斯·李梅空军上将空军参谋长
蒂姆·凯莱赫泰德·索兰森(英语:Ted Sorenson)总统撰稿人
莱恩·卡利欧迪安·艾奇逊前国务卿
查尔斯·埃斯滕鲁道夫·安德森空军少校侦察机飞行员
克里斯多福·甘迺迪·劳福德(英语:Christopher Lawford)威廉.艾克(英语:William Ecker)海军中校侦察机中队长

参照

  • The Missiles of October(英语:The Missiles of October),另一部有关该次危机的电影
  • 《惊爆13天》,罗伯特·甘迺迪的回忆录

影片改编自欧尼斯特·梅(英语:Ernest May)(英语:Ernest May)与菲利普·泽利考(英语:Philip Zelikow)(英语:Philip Zelikow)的《甘迺迪的录音带-古巴飞弹危机期间于白宫》(英语:The Kennedy Tapes - Inside the White House Dur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一书。该片与与罗伯特·弗朗西斯·甘迺迪所写《惊爆13天》无关。

简评

还在学国关的时候老师推荐的片子,现在已经不学国关了,看着总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毕竟是事件一方的视角,虽然貌似有一些“真相”揭秘,本质上他们的和平观依然是现实主义视角下的。我总觉得进入WMD后时代人们基本上就在自掘坟墓,造出了可以毁灭自己的武器,不舍得扔又不敢用,陷入现实主义的怪圈子走不出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觉我越来越喜欢看开会片了。本片虽然和真实历史有所出入,但是我觉得特别好的在于本片通过一个纯美方的视角,完美地展示了古巴导弹危机后果之恐怖以及走钢丝般的囚徒困境博弈(无苏方视角对这个剑拔弩张的氛围的塑造是很有帮助的,这点我反对很多点评中的观点),是一部非常紧张的惊悚片。对白宫幕僚的刻画也超过了传统傻逼政客中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窠臼,尽管这方面也是偏虚构的,并且以总统助理为主角削弱了群像,导致其他在历史中发挥真实作用的人刻画很水,但总的来说算合格了。当然这是美方视角的美国电影,那肯定是给美国说好话的,还包含美式价值观输出,但是做得蛮好,要搞这种输出真需要学习一个,哪怕是现在老美要搞输出也要好好学习一个经典。这样的电影很能吸引观众去了解这件事背后真实的历史,那作为电影的目的也达到了。

聚焦古巴导弹危机的政治惊悚片,大部分时间都在开会,但是其紧张程度分毫未减。年少时看惯了好莱坞战争片的狂轰乱炸,对英雄主义深信不疑,随着年龄增加,渐渐意识到所谓的战争英雄很可能只是卷入风暴中的一枚棋子。本片完整的展现风暴是如何悄然无息形成的,以及身处风暴中心的人所要面对的压力抉择。在一个特别的政治时间,你的语气,态度,方式,腔调,都有可能让事情走向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世界上压力最大的演员是总统。政治博弈如同打牌一样,大家都努力隐藏自己的底牌,只有疯子和蠢货才会不计后果的将手中的王牌甩出去,而更可怕的是对方竟然也不计后果的甩出王牌,于是这场疯狂的赌局将无限纠缠下去,幸好两个手握超级王牌的人没有这样做,因为那将赌上整个人类的命运。也许不是每一个总统都能成为伟人,但可以确定的是,谁都不想成为罪人。

史实背景,紧凑剧情,紧张氛围,让这部电影质量不差,印象深刻的是两次侦察机升空拍照的剧情,刺激而真实。在剧情上有试图美化肯尼迪政府之嫌。觉得联席会议军方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你们在当时讨论推翻古巴的时候有考虑过道德吗?”整部电影缺乏苏联方面的描写,在实现目的上让人感觉少了什么。至于核战争,我同意影评里面的一句话,武力上拿来谈判的,而不是拿来打的。

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读这部信息量极大的片子,我自己有两点感触:一是军人职业化和客观文官控制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太有必要了,军人团体一旦被政治裹挟就容易走向极端。二是对于手握重权的人来说,关键时候的犹豫未必是件坏事,权衡利弊后的深思熟虑往往胜过激情役使下的果断拍板,尤其在危机应对更是这样。有的时候,妥协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剧情通过一个总统助理的第一人称视角来窥视还是蛮成功的,过程太过于粉饰美国伟光正了。苏联角度的剧情太少,除去最后热核战争的摇摆之外,冲突戏主要靠文官和武官的矛盾给撑起来。回想起2020当今美国动用上上下下的力量来限制和挖坑激怒我们中国,还是觉得美丽国太丑陋了,他们才是想破坏和平的刽子手!

前半段很好看(仿佛历史教学片一般),后半段很一般,挺想看看苏联版的thirteen days。最怪异的是重要的决策都是肯尼迪做出的电影却着重描写了总统特助,似乎想从相对平民的角度理解这一事件,但完全失败,还不如从肯尼迪展开。这个肯尼迪还挺帅的,以至于我想到他们哥俩的结局有点怅惘。

①最近好奇「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历史事件特意找来看;②故事细节肯定可以编,但基于真实事件的史实和白宫的外交原则,编剧不会意淫编造。去风险、尽最大可能避免战争爆发,一直是负责任政府的决策首选,只有疯子和恶魔才会渴望与自己的假想敌决一死战,因为那样的代价,将是地球上无数无知与无辜人类子民的生命;②全程白宫视角,从叙事来说没什么问题,但从观众角度,我还是会有想以上帝视角看到赫鲁晓夫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好奇心;③其实有不少著名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都被认真拍成了电影和剧集(例如NHK大河剧系列),不失为普通观众了解常识了解历史真相的宝贵途径,至于这边擅长的戏说胡编甚至篡改历史系列,自然不在此列。

纯美方视角的古巴导弹危机,以时间线索抽丝剥茧的描述了剑拔弩张的政治交锋,真是传奇的历史和伟大的人物!片子本身拍的其实中规中矩,历史事件加成不少,技法上黑白与彩色画面的穿插使用挺鸡肋的,科斯特纳的总统特别助理角色算不上多余但总有种让人说不出的难以融入,肯尼迪这兄弟俩的演员都太绝了!

从美国角度讲述的古巴导弹危机。最深的感触是,意识形态、国际关系、国家决策和政治制度背后,关键时刻能够左右态势的还是个人。Checks and balances固然能让权力之间产生之约,但无法影响人的决策过程。拥有如此制度的美国尚且如此,在前所未有紧张局势的当下,只能暗自祈祷决策方能不被情绪冲昏头脑,以两岸和平为最大关切。

之前对于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影视作品,我往往无动于衷,甚至还有一些好战的情绪在内心暗涌。其他作品展现战争的残酷,总是描绘美好的图景然后亲手撕裂:家庭破碎,爱人等不到下一封回信,朋友只一人生还…但惊爆十三天给了我另外一个视角,表面上美好和平的生活,是无数人在交锋博弈之后,放下自负与偏见,内心中的善意克服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力排众议并与对方心中的善意达成默契一致所带来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让我们的世界面目全非。第一次看政治斗争的电影到感动的程度,对那些陌生人心怀感恩

古巴导弹危机据说是人类最接近核战的一次,是什么样的力量克服了所有非理性的选择?是什么样的决策和执行机制能够在议院掣肘、媒体追踪和鹰派主张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让苏联做出让步,还让美国不丢面子?遵守规则,但可以影响规则的触发条件;手握重兵,但仍然顾及使用后的严重后果,历史总是包括那些发生了的和没能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