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射之射(1988)

To Shoot Without ShootingUP:2021-09-18

《不射之射》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88年制作的一部木偶电影,根据中岛敦在《名人传》中的一个故事《不射之射》改编。

不射之射

评分:8.5 导演:川本喜八郎 编剧:川本喜八郎
主演:夏秉钧 / 川本喜八郎 / 车慧
类型:剧情 / 动画 / 短片
片长:2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o Shoot Without Shooting
上映:1988
IMDb:tt2411768

不射之射简介

纪昌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在《列子》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日本人中岛敦根据有关传说写成小说《名人传》,该片改编自该小说。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首府邯郸有个自小梦想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的青年名叫纪昌,他先拜当地的名射手飞卫为师,在飞卫特殊手法的训练下,他在几年后成为技艺与飞卫相当的名射手,但他并不满意,一心想做天下独一无二的神射手,为此甚至想取飞卫的性命,但在又与飞卫较量时,他惭愧地发现师父依旧胜自己一筹。摆脱了危机的飞卫介绍峨眉山上的甘绳老师傅,说自己的箭术和他的相比,完全不值一提,这严重挫伤了纪昌的自尊心。为在箭术上登峰造极,纪昌来到峨眉山,并在甘蝇的教导下,晓得箭术的最高境界是“不射之射”,他做人的理念也自此改变。

简评

小时候看也许会觉得动画传达了很高深的哲思,现在看却会觉得有些可笑和细思极恐,颇有愚化民众之感。纪昌之后邯郸人耻于执弓舞剑,这样必然的结果就是个恶性循环,再也没人能超越他,而一代又比一代弱。后半段的故事我觉得更应该反思,或者说作者表达的是一种讽刺。动画的制作和意境是相当好的,只是这个故事我觉得不能用境界高这种观点来片面的看

为了追求更精进的箭术,苦练,然后入了第一箭客的门下,然后私欲膨胀,为了夺名不惜对师父下手,输一招后没有颜面也放弃了复仇。然后师父透露还有高手,天外有天,于是前去拜访,见识到了至高境界,不射之射。九年学成回来,未发一箭,气度已经超过众生。这是探究学习的过程,热忱,投入极大的心血,然后精进自己的技艺,甚至会出现头脑发热,堕入邪道的可能,再往前一步,上个境界,就得道了。就好像说各个学科终点皆归于哲学

“在那以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邯郸城的武士们,都耻于张弓舞箭。”作为中日蜜月期的一部文化交流之作,可解读的空间很大。不过我觉得有趣的是,对比《》里“纪昌学射”和中岛敦《名人传》的文本,我原以为日本人会更追求技艺上差之毫厘的精益求精,而中国人则是更道家的哲学,而事实上是列子到“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尅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就结束了,而那些“无为无射”的玄境则是中岛敦(根据自己的汉学功底)后加的。哦还有,《名人传》中纪昌在人生的后四十年不再碰弓箭、不再谈射术,我联想到了谢德庆的《十三年计划》。

故事是传统的东方思维,“以武入哲”,不射之射其实与独孤求败、风清扬、张三丰、阿青、周伯通的境界很像,但是最后毕竟出来了个反传统的“李小龙”。《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而举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射柳两次,亲王、宰执各射柳一次;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于天棚东南,子弟射柳。若三日内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金史·礼志》载,射柳者以尊卑为序。柳枝有削白处,如在白处射断,且能骑马接在手上者为冠军;只断而不能接者为次;其余皆负。

小时候看这部动画时没什么感觉,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鼓励刻苦学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二是对纪昌老年后连自己的弓都忘了,心笑这老头本事再大有什么用,到头来不也是老年痴呆嘛。最近又看一遍,深感自己少年无知,纪昌这么大本事,为什么不去领军千万而隐士一生呢?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想起圣人的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有道则见,用之则行。无道则隐,舍之则藏。如今我已过而立之年,写到这里感慨良多,怀念清补凉和雪人雪糕,怀念小霸王和大型游戏,怀念那个过去懵懵无知却还留在我心底的少年。

底本为中岛敦《名人传》,原典来自中国《列子》,动画改编于中日蜜月期,纪昌和飞魏的关系寓意中日关系,纪昌在长老的调解下放下射箭的执念,抵达不射之射的境界,又寄寓动画人的和平理想。又一种解读认为纪昌的习弈之旅隐喻日本动画的成长过程。回到动画本体上,拉弓引箭不过是帧与帧之间的视觉残留,至于不射,或曰心不动,或许就是放弃动画假象。再一个角度是,川本喜八郎这部传递和平理念的艺术动画是在日本主流商业动画之外的偶动画,动画形式和艺术与市场有相应的关系,那么在商业和资本蚕食动画艺术生存空间的今天,我们的动画还能创造不一样的表达吗?

哇,长大重刷真是被刷新认知,表意相当不俗啊。这部动画为中日合拍,1988年正值中日关系蜜月期,主题其实也是和平相处之道。主人公先是拜师学艺,学成之后利欲膨胀,想要弑师成名。在师父点拨下上山悟道,体会到不射之射,从此舍弃弓箭成为大家。最后旁白点题“从此邯郸城内人人以张弓舞剑为耻。”——什么是和平?不射之射,止戈为武。忘记刀弓剑戈,才是至高境界。片头字幕说了,这段故事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日本亦有改编传说,何意?主人公悟道之哲学内涵,是中日所共有的,这是中日两国实现和平的共识基础啊。从选材到立意,高级。

原典来自中国,故事来自日本,片子由中日合拍。感觉像是木偶与布偶动画的结合,讲述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人物面部没有表情,基本要靠动作和旁白。里面的峨眉山水有了纵深,水纹也很到位逼真。旁白不仅交代背景环境,也说出了人物对话,比较像日本早期电影中的“辩士”的角色。“不射之射”的字体是纂体,古色古香。纪昌的妻子令人印象深刻,说不定家中收入都来自她,全心全意支持纪昌的事业,目送纪昌去峨眉山,晚年陪纪昌去做客。纪昌和第一任老师在旷野狂风中的对决很有西部片的感觉,日本武士片也能常见到。

《不射之射》就是讲述“至为为不为,至言为不言,至射为不射,不射之射”的,即如《道德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列子 汤问》中的《纪昌学射》还是在讲述“无为而无不为”,即通过“不为”达到最终的“为”,所以纪昌“得之”,成了知名射手。而《不射之射》中,则讲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只有在最终的“放弃”后才最终的“得道”。

中日合拍,故事取自列子和庄子,结合得非常好,日本人的技术是很高超的,内核是中国的,非常超出日本人精神世界的片子。这是我近几天看过最好的片子,居然让我停下来想了好半天。反对评论区里说影响小孩子变得偏执的,这个片子明明在讲放下偏执。前半部分讲有定力成大事,后半部分讲脱出执念得道,其中还暗含武与和平之道,说偏执的只看到小境界没看到大境界。我的理解也很浅薄,总觉得这片背后的道理像海面下的冰山一样深厚,实在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