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者(1951)

AwaaraUP:2021-11-19

《流浪者》是1951年的印度黑白电影,由当年二十七岁的青年导演拉吉·卡浦尔执导并主演苦儿拉兹,他的父亲于片中饰演拉恭奈特法官,纳吉丝饰演丽达,此外导演的不少家人也在片中出演。

流浪者

评分:8.4 导演:拉兹·卡普尔 编剧:Khwaja Ahmad Abbas / V.P. Sathe
主演:拉兹·卡普尔 / 纳尔吉丝 / 普利特维拉·卡浦尔 / 沙希·卡普尔
类型:剧情 / 爱情 / 歌舞
片长:193分钟地区:印度
语言:印地语
影片别名:The Vagabond
上映:1951-12-14(印度)
IMDb:tt0043306

故事梗概

大法官拉贡纳特素来坚信“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这一理论,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倒头来害了不少好人。23年前他曾以此为据错给强盗的儿子扎卡判了罪。无辜的扎卡设法越狱后,成了真正的罪犯。他决心对法官进行报复,一天晚上突然将其妻子里列抢去。当他知道里列已经怀孕,就故意放她回家,并四处散布谣言,使得法官对无辜的妻子产生猜疑。当里列回家以后,法官果然认为妻子已经受辱了对他不再忠贞。他不顾里列的苦口解释,硬是抛弃了当时正要分娩的妻子。从此里列过上流浪的生活,不久她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将拉兹降生在大街上。

少年拉兹本来是学校里的学生,喜欢读书,并在学校结识了少女丽达(Rita)成为青梅竹马。但因为家庭贫困,母亲生病而不得不半工半读去街头擦皮鞋,并因此被学校开除。拉兹想找富家女的丽达为他求情,却得到丽达已经搬家的消息。在饥难困苦之中,扎卡趁机教唆拉兹成了小偷,后来继续成长为了惯偷,多次入狱共度过12年铁窗生涯。期间,扎卡一直以其师傅的身份唆使他变坏,以实现其报复拉贡纳特的目的。

然而,拉兹和丽达,在两人的内心却始终没有把对方忘怀。拉兹成年后,在一次偷窃中鬼使神差地重遇见丽达──这时她是个楚楚动人的贵族小姐。他爱上了丽达并萌发改邪归正的意念,皎洁的月光如此动人,他们在海面小舟上扬起风帆,一同去找寻相爱的喜悦。但是流氓团伙的头子扎卡(Jagga)却不停地要拉兹去偷盗,并暴力威胁他。拉兹本已金盆洗手去工厂做工,却被扎卡一伙暗中作梗,经理以偷盗前科为理由开除了拉兹。

拉兹的内心十分煎熬,他不想伤害丽达,但社会又不给他做正当职业的机会。就在此时,他接到了丽达生日的请帖。故事重回儿时伏笔,拉兹要为她精心选择一个礼物。困窘中的拉兹不得已盗窃了已成为丽达监护人的拉贡纳特买的贵重项链,并在宴会中被丽达和拉贡纳特发现真相,从而彻底触怒拉贡纳特,他决心一定不成全二人的姻缘。

恶贯满盈的扎卡在一个被追捕的夜晚逃入了拉兹家,遭到拉兹母亲里列的怒斥并要呼救,扎卡试图杀死她。危急时刻拉兹回来并为了救母与扎卡搏斗,最终杀死扎卡。警察随后逮捕了拉兹。

拉兹被控谋杀,由大法官拉贡纳特审判。对拉兹心存成见的拉贡纳特准备给拉兹定罪。此时拉兹却得到了善良的实习律师丽达帮助,深谙法律的她做出了正当防卫无需担罪的判断,并得到受害人-里列的关键口供和笔录。但不幸的里列却被拉贡纳特的轿车撞成重伤,临终告知拉兹他的身世,后在痛苦和忧虑中遗憾离世。

最后,拉兹知晓自己的身世和父亲抛弃母亲的真相,心中充满怒火,在候审判期间设法从狱中逃了出来,意图刺杀生身父亲──即法官拉贡纳特,却失手被擒。法庭更换了法官重新审理拉兹刺杀拉贡纳特一案。已成为律师的丽达在法庭上为他做了精彩的辩护,而拉兹自辨的辩词也称为本片最深刻和最震撼的部分,他说今日你们审判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所有贫民窟中的孩子。如果不想办法给他们教育和生存的权利,他们长大后,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我,重新走上这条路。

影片结束,拉贡纳特终于良心发现痛悔当初。丽达的辩护和拉兹的自辨产生效果,拉兹被轻判三年有期徒刑。他的悲惨经历证明了所谓“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血统论的彻底荒谬,而丽达却矢意要等待他出狱。

影片歌曲

影片中共有歌曲十一首。

  1. 《流浪者之歌》(又译:《拉兹之歌》,即影片主题曲──《Awaara Hoon》)
  2. Ghar Aaya Mera Pardesi
  3. 《帆船之歌》──《Dum bhar Jo Udhar Muh Phere
  4. 《海风之歌》──《Tere Bina Aag Yeh Chandani
  5. 《丽达之歌》──《Ab Raat Guzarne Wali Hai
  6. Ek Bewafa Se Pyar Kiya
  7. Ek Do Teen
  8. Hanste Bhi Rahe Rote Bhi Rahe
  9. Hum Tujhse Mohabbat - Awaara
  10. Jab Se Balam Ghar Aae
  11. Naiya Teri Manjhdar

票房记录

  • 当年净得一千二百万印度卢比,此记录一直维持至次年,才被由梅赫布·罕(Mehboob Khan)导演的影片《暗(Aan)》打破。

演员阵容

  • 普利特维拉·卡浦尔(Prithviraj Kapoor):饰演拉恭奈特法官
  • 拉吉·卡浦尔(Raj Kapoor):饰演拉兹·拉恭奈特
  • 纳吉斯(Nargis)(法提玛·拉什德):饰演丽达
  • 李拉·屈尼丝(Leela Chitnis):饰演母亲丽拉·拉恭奈特
  • K.N.辛格(K.N. Singh):饰演流浪者头领
  • 李拉·米丝拉尔(Leela Mishra):饰演拉恭奈特法官之弟媳
  • 库库(Cukoo):饰演酒吧中舞者
  • 海伦(Helen):饰演街头舞者
  • 沙什·卡浦尔(Shashi Kapoor):饰演少年拉兹

中国译制上映

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是中国公映的第一部印度电影。

  • 翻译:尹广文
  • 译制导演:徐明
  • 配音
    • 拉兹:丛连文
    • 拉恭奈特法官:白景晟
    • 母亲丽拉:白玫
    • 小丽达:张桂兰

此片不仅当年在印度获得空前成功,打破历来票房记录,而且后来轰动了苏联、中国大陆、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国。
2005年, 该片被《印度时报》评为“历来头二十五出不可不看的影片”。

简评

将好莱坞手法与印度文化环境融合得天衣无缝,用普世至极的故事和审美揭露社会阶层差距、批判血统宿命论,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的模式已然成形。黑白摄影配合出色打光,厚重气息浓郁到令人怀疑彩色胶片的优越。卡普尔家族和纳尔吉丝的经典组合当然不可忽视,而本片诞生的1951年甚至才是印度独立的第五年。

好老的片子了,我妈小时候看的,之前中央六台重播的时候我俩在一起又看了一次,说实话拍得不错,如果我是个男的我应该会很喜欢这种片子吧,因为这部片子展现出了对羽翼未丰,尚还不能完全反抗爹的儿子的殷切关怀,我要是爹看见这种片子也会顺带怀念一下自己原来做儿子的时光,毕竟都是从这个年龄段过来的嘛。所谓的进步思想人文情怀也和咱们女的没啥关系啦,片尾升华了主题:好人的儿子不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也不一定是贼听听,不管是贼还是好人,好像都没咱女人的位置诶kkk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虽然是爱情片,但仍然有男主又卑又亢扇女主耳光的情节,有男主老妈被男主老爹害了一辈子最后还死在他的车轮下却仍旧无怨无悔的情节,就是说想骗女的给男人拉磨扛鼎做驴好歹也装一下吧!

,才华横溢,在法官赶走妻子那一段构图角度和光线拍出了德国表现主义的风范,很多布景和表演的方式明显收到好莱坞的影响,但对每个场景的把握都非常好,梦境中表现天堂地狱的那段歌舞美轮美奂精彩绝伦,“法官的儿子是法官,賊的儿子永远是贼。”用来贯彻主题来表现阶级对立还是过于简单,虽然我也认同这句话,不过不是血液的遗传,而是因为社会制度和阶层难以跨越。

50年代印度电影。拉杰 卡普尔。从中东到苏联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带给了印度电影一些新的公式:赞美善良的穷人并讽刺不劳而获的富人,为悦人的喜剧贡献的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卓别林式普通人,围绕情人或孤儿展开的感人肺腑的情节剧间或夹杂滑稽幽默和情色场景。对古典叙事的精通:早期作品中的明暗对比照明法和低角度深焦镜头;50年代后期更光滑、更高调的画面外观;色彩鲜艳的在欧洲的实景拍摄。具有复杂的闪回结构,并包括一段华丽的幻向歌舞。以其不亚于对大众口味精明判断的独创性和才华,为全印度电影设立了标准。未看

知道这是50年代拍的电影,所以也不苛求太多,但电影里呈现的社会和价值观都让我觉得窒息。即使是相对progressive的Rita在Raj施暴后挽留他。但除开这些是很“好看”的电影,不管情节再怎么戏剧性、可以被预料,都安排的恰到好处的精彩。有时候觉得拉兹的表演(其实是所有演员的表演)太浮夸了,但静态时眉眼间就笼罩着一种抹不开的哀愁。正如两位主角在夜半,Rita问你在看月亮吗?那切过的一片黯淡的浮云,和阴翳后的月光,那样温柔又伤感。

《拉兹之歌》出自于此。拉兹·卡普尔多少是位敢于脱离印度流行公式的电影人。我们能够真切体认到影片直指的社会问题,虽然矛盾冲突仍旧围绕在印度社会片中,常常会探讨的种姓制度,所引起的新旧思维碰撞。作品贯彻着强烈的反讽主义,运用一些流行的黑色电影视觉风格,通过闪回结构讽刺阶级观念的同时,还不忘畅谈一下梦幻的好莱坞式爱情神话,实在有趣。2q

将好莱坞手法与印度文化环境融合得天衣无缝,用普世至极的故事和审美揭露社会阶层差距、批判血统宿命论,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的模式已然成形。黑白摄影配合出色打光,厚重气息浓郁到令人怀疑彩色胶片的优越。卡普尔家族和纳尔吉丝的经典组合当然不可忽视,而本片诞生的1951年甚至才是印度独立的第二年。

小时候从来没在电视上完整看完过,原来有三个多小时…这很印度,但是腾讯视频的版本不到三个小时,记忆中的歌舞貌似也少了一些,不会把歌舞删了吧…我就是想看唱跳呀。父子居然是亲父子,难怪有点像。女律师好评!想到是五十年代的片子更加好评!PS某法官的儿子两次抓周都抓了法槌,真印证了“法官的儿子也会是法官”么

【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就是贼】【法律不承认良心,良心也不承认法律】应该是我的第一部印度电影了,只是记忆太过模糊,今天重看这部经典。偏见和出身真的是太难改变了,暴露出了很多印度社会问题比如观念封闭固执、比如犯罪源于贫穷。好在拉兹愿意为爱从良改过自新,爱情的力量啊!法官大人也终于充满悔恨地良心发现。纳尔吉丝美的不像话!拉兹之歌也好听。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放映此片,引起很大轰动,当时我知道此片大名鼎鼎,却没有时间观赏,但流传于各种媒介、街头巷尾的《拉兹之歌》《丽达之歌》,我倒也会哼上几句。今天终于完整地看完一遍,是160多分钟的,据说还有190多分钟的。70年前的印度电影,就对出身论进行无情地嘲讽和批判,可以想象刚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折的中国那一辈人,心里该有多大的共鸣。片中花大力气刻画了拉兹和丽达从儿童时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到青年时的热恋、苦恋和坚贞不渝,可以想象刚刚从对爱情噤若寒蝉的年代过来的年轻人,该有多大吸引力。片中歌舞表演也棒,特别是丽达和拉兹在爱情受挫后各自冥想的两个场景,与人物心态吻合,并高度艺术化了。。

本片与《大篷车》是儿时对印度片的全部记忆。那时的中国人对片中的歌舞和爱情故事津津乐道,却刻意地忽视了电影对印度社会种姓制度“血统论”的批判,只是把它作为纯粹的爱情片来欣赏,大多数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当时的中国与印度是何其的相似。

《站台》里好多人围在电视机前看《流浪者》,好奇就过来看看。冉阿让因为一块面包人生毁了,男主也因为一块面包,再也变不回正常人。有段场景是女主在天堂上起舞,男主在地狱烈火中煎熬,男主慢慢到天堂得到女主的救赎,虽然夸张但一点儿也不违和。结尾处男主在法庭上的独白让我想到了于连也有这样的处境,为命运抗争。剧情简单又带有反转,坏人的孩子是坏人,这样的偏见仍旧存在。好在现在的社会活路也多了,每个犯错的人都有机会改正

获得奖项

  • 第6届戛纳电影节
    第6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