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1964)
评分:8.4
导演: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编剧: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主演:恩里克·伊拉佐奎 / 玛格丽塔·卡鲁索 / Susanna Pasolini / Marcello Morante / Mario Socrate / Settimio Di Porto / 阿方索·加托 / Luigi Barbini / Giacomo Morante / Giorgio Agamben / Guido Cerretani / Rosario Migale / Ferruccio Nuzzo / Marcello Galdini / Elio Spaziani / Enzo Sicil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片长:137分钟 / 91分钟(美国剪辑版)地区:意大利 / 法国
语言:意大利语
影片别名: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tthew / 玛窦福音
上映:1964-09-04(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0058715
马太福音简介
当人民的苦难不断加深之时,上帝将他的儿子耶稣(Enrique Irazoqui 饰)送到人间。受到感召,少女玛丽亚(Margherita Caruso 饰)以处子之身生下耶稣,并与未婚夫约瑟(Marcello Morante 饰)一同将其养大。耶稣如此钟爱世人,他通过各种神迹引导人们诚心向善,他的信徒和追随者越来越多。然而世界已然腐朽,贪婪残暴占据统治地位。那些忘掉廉耻的统治者决定除掉这个来自天堂的圣子……
本片大量起用非职业演员,圣母玛丽亚更是由导演帕索里尼的母亲扮演。影片荣获1965年意大利国家影评人协会最佳摄影、最佳化妆和最佳导演奖;1964年威尼斯电影节OCIC(国际天主教电影事务所)奖和评委会特别奖;1968年芬兰国家电影奖最佳外语片导演奖。
第39届奥斯卡金像奖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提名)路易吉·斯卡恰诺齐 第39届奥斯卡金像奖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提名)达尼洛·多纳蒂 第25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获得奖项
- 第25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特别奖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31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外语片 - 第39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黑白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布景 / 黑白片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改编配乐
-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导演
- 恩里克·伊拉佐奎演员
- Margherita Caruso演员
- Susanna Pasolini演员
- Marcello Morante演员
- 阿方索·加托演员
简评
可以看出导演想做的就是把εὐαγγέλιον里应该说出的用电影说出来,不多不少,但经书只是言行记录,如何置入意图收集每一份影像细节的镜头?所以全片基调就是切得好不犹豫的面部特写,镜头和叙事总是会在面容前克制,由演员们的expression补足文本没法写出的expression,而运动、话语才伴随着固定几段音乐来烘托,镜头、表演、音乐的直白粗糙给影片刻意做了旧,整套策略仿佛给出了两种相伴的神圣,一种是Deus的圣言(言行),一种是人的呼告(面容),有让人平复下来落泪的力量,于宗教文本的处理而言比补充剧本要高明太多,怎么说呢,必须要作为εὐαγγέλιον与电影的共同生成来想,否则的确是两个小时紧箍咒,而如果看到了导演本人、拍摄、历史、宗教文本的生成-解放,那这也是一次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罕见极限
宜与《基督最后的诱惑》对观。真论起来观感未必胜过四十年后的《约翰福音》,全素人演出导致本片在一些情绪细节上有所不足。同样高度忠实福音书,《约》中耶稣有更多人性侧面,而本作更多庄严,整体呈肃穆基调,这或许和开篇提到的“献给约翰二十三世教皇”有关,这位堪称伟大的教皇于电影上映前一年去世,考虑到这点,把结尾那句『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看作对其的追思亦无不可。大量面部特写让人联想到《圣女贞德蒙难记》,短评区提到耶稣形象塑造的叛逆性,这确实存在,但我认为这更多源于经文本身的内涵指向而非帕氏的个人阐发,在本片中他还是尽力保持了庄重和规矩,真正集大成的反叛塑造还是要到《基督最后的诱惑》。
1964威尼斯评审团特别奖(与柯静采夫《哈姆雷特》并列,当届金狮《红色沙漠》),1965年手册十佳第九,并获1967年3项奥斯卡提名(黑白片艺术指导、黑白片服装、音乐)。直接上圣经原文也真是太厉害了(虽然看了大银幕不过资源的中字是加了不带台词的部分,更便于理解),音乐用的也是天衣无缝。在意大利农村用非职业演员拍摄,各种人的面容实在是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用自然主义的方法以及不用特效(也就是水上行走那段有一点 )拍摄宗教故事也恰恰是把神还原成人,把耶稣拍成了一个理想主义的革命者(所以这才是帕索里尼的解构吗?),但效果是很惊人的。
【B】虽说对片子本身无感,但却特别想夸赞一下字幕的制作者,如果没有他额外添加的注释,恐怕我连看一半的勇气都没有。这是帕索里尼拍的宗教片吗?为什么我完全看不到导演的个人风格,我严重怀疑《马太福音》就是一次《圣经》的最简单的影像化,甚至连点新的东西都懒的加,演员也全是非专业演员。不少剧情留白属实让人难以忍受,有了注释才勉强看懂,所以说白了就是《圣经》读者专供电影呗,而这也恰恰限定了喜欢本片的唯一硬性条件就是“看懂”。单纯抱着欣赏影像来的观众也只能看着一堆人互相BB,照搬圣经原台词,毫无场面调度,毫无视听语言,甚至连奥胖的改编能耐都没有(《审判》)。帕索里尼好好向伯格曼学学怎么拍宗教题材的电影吧,《第七封印》好不容易激起了我对宗教题材的热情,《马太福音》又结结实实地往上面浇了一盆冷水,相当失望。
不管这导演怎么有才能,这电影在基督教信徒看来,因为电影创作者是无神论者,他不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就已经违背了基督创作新约的初衷。所以导演对圣经,对受难神子的诠释都掺杂了个人意愿而显得很虚伪和别扭。哪怕他的电影台词照本宣科马太福音(其实作过删减)拍这电影的目的也不纯粹。查了一下果然拍马太福音的前一年导演用另一部作品“软乳酪”讽刺基督受难还被判入狱四个月。最后引用圣经上的话评论这电影,林前“凡事都可行,但不一定有益处。”马可福音耶稣“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很多学者怀疑基督是教徒虚构的人物,但是我相信基督是真正存在过的,因为没有一个剧作家能够虚构出马太福音这么感人的故事。很多人无法理解帕索里尼作为一个左翼人士为何会热衷于宗教故事,他们没有意识到基督也许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改革家,“天国”就是一个社会主义乌托邦。不信看看马太福音中基督对法利赛人的讽刺吧:“你们这瞎眼的领路人,你们这无知的…那律法上更重要的,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装满了勒索和放荡。”
不管这导演怎么有才能,这电影在基督教信徒看来,因为电影创作者是无神论者,他不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就已经违背了耶稣基督创作新约的初衷。所以导演对圣经,对受难神子的诠释都掺杂了个人意愿而显得很别扭。哪怕他的电影台词照本宣科马太福音(其实作过删减)拍这电影的目的也不纯粹。查了一下果然拍马太福音的前一年导演用另一部作品“软乳酪”讽刺基督受难还被判入狱四个月。最后引用圣经上的话评论这电影,”马可福音耶稣“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
帕索里尼以“捕捉动作”与“记录行动”的方式创造了一种特有的的影像书写。与其他主要以静态、凝滞的调度表现宗教题材的电影不同(德莱叶,伯格曼),帕索里尼镜头里的人物、场景与镜头本身(镜头运动与剪辑)始终处于一种运动中,通过言语、表情、动作、反应展现出一种纪录片的质感。如果说其他电影要么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描述,再现神迹,要么就是在进行某种关于上帝的叙事,那么帕索里尼做的事就是记录上帝的行动,但这种以动作-运动为影像逻辑的表达又与布列松是不尽相同的,布列松直指影像叙事的核心-表演,而帕索里尼却无关叙事,从而创造了“诗”。配乐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戏剧性,但却与记录的形式相抵触。()
文学改编电影的典范之一。挖掘了电影本身的宗教潜力。福音书等宗教文学因其逻辑的隐晦和白描的叙述手法也许是最适合电影的,这一点尤其在描写神迹时体现。原文中通过“the Word”来叙述达成,不涵盖太多具体的摹仿,而电影中一组最朴素的正反打蒙太奇即可完成治愈畸形、面包和鱼等神迹的展现。镜头与镜头之间本质上松散甚至不存在的逻辑关系通过排列和我们的接收而凭空产生因果性,正如福音书中句读之间的话语,而圣经文学经久不衰也正是因此(联系到奥尔巴赫在《摹仿论》中的评论)。本片虽然延续导演的土味布景,但实际上却对人像有宗教画式的静态挖掘。导演偏爱的手持晃动镜头在彼拉多审判耶稣时躲藏于人群之间,模拟了当时人群混乱/从众的状态。本片的耶稣塑造的确像一个the Word的传话筒和化身,台词陈述时而激烈但少顿挫婉转。
浓缩新约,神性与人性统一,相对酒神般定理,另一种致命的诱惑,来自传奇的耶稣。祭台画般风格,简洁而深邃,几乎囊获所有重要情节。素人演绎质朴诠释,壮观古城风光,给与历史厚重感与很高还原度。如同古乐的本真派,清新自然毫无修饰。信仰诞生的历程,神迹与亲民,雄辩与真诚,犹太教变得陈旧迂腐,耶稣与约翰振臂高呼,寻求宗教变革,可想百年后胡斯,路德,加尔文为了理想与陈旧天主教对抗,宗教宿命与轮换,圣殿总是反复清洗与玷污。缺点明显,近焦拍摄突出脸部表情却显刻意不自然,单人镜头缺乏对话,缺乏中远镜,摆拍感很重。素人演员双刃剑,的确真实而质朴,时而缺乏表现张力,脸盲而不知所措的表情。面面俱到剧情却缺乏重点,情节的连续性不足,生硬过渡,特别是耶稣布道那段,精彩与沉闷兼具。壮美与瑕疵同样明显,典型的帕之片。
褪去了所有无谓的修饰与掩瑜,以沉默与凝重于废墟之中建造出一整座庞大而震撼的信仰时空,为荒凉贫瘠的场景赋予了无尽深远的影像力量。捻取多重角度的特写镜头、打破常规视感的变焦镜头、手持摇晃营造窥视感的过肩镜头以及大量非职业演员于摄影机前的稚嫩情态不断彰显着调度手法与现实情境的紧密贴合,而庄重古朴的构图与神圣色彩十足的配乐又频频强调仪式感笼罩着的寓言体系,仿佛由影像外部呈现两股力量对撞与冲击,使沉静肃穆的氛围被注入鲜活有力的流动之感。此外,各式各样呈现效果的人脸特写总是能精准插入,将情节、调度的复杂与急促瞬间舒缓甚至刨除,袒露出极尽的精神力量。直截了当地讲,帕索里尼是最擅长处理特写镜头的大师之一。
[第700部]据说是非常忠实于圣经原著的一版马太福音。帕索里尼本身不具有宗教信仰,拍出的宗教片竟让我觉得有了共产主义味道,观影结束一翻豆瓣,原来很多人和我有同样感受。印象最深刻的是耶稣对于七位兄弟共娶一女,死后谁是女子的丈夫的回答,他说,你们不懂教义,死后复活的世界自然没有嫁,也没有娶。世俗里的婚姻关系竟在基督教义里死后不复存在,更不存在婚姻中的不平等关系。平等、共产、爱人,这正是马太福音里刨去个人崇拜之后的内容。#资料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