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比勒(2019)

SibylUP:2021-01-10

《西比勒》(英语:Sibyl,台湾译《寂寞诊疗室》)是2019年法国导演洁丝汀·楚特(法语:Justine Triet)执导的剧情长片,并入围第72届坎城影展的正式竞赛单元。

西比勒

评分:6.6 导演:茹斯汀·特里叶 编剧:阿图·阿拉里 / 茹斯汀·特里叶
主演:维尔日妮·埃菲拉 / 阿黛尔·艾克萨勒霍布洛斯 / 加斯帕德·尤利尔 / 劳尔·卡拉米 / 保罗·艾米 / 桑德拉·惠勒 / 尼尔斯·施内德 / Natascha Wiese
类型:剧情
片长:100分钟地区:法国 / 比利时
语言:法语 / 英语
影片别名:寂寞诊疗室(台)
上映:2019-05-24(戛纳电影节)
IMDb:tt9173264

西比勒简介

故事围绕西比勒(埃菲拉饰)展开,她从一个小说家转变为精神分析师,并在过去十年中一直致力于精神分析。然而在再度开始写作的欲望驱使下,她决定让她的大部分病人离开。当西比勒寻求创作灵感时,年轻女人玛格特(艾克萨勒霍布洛斯饰)在一个夜晚与她联系,祈求去见西比勒,西比勒最终表示同意。然而玛格特所诉说的内容,彻底把西比勒的生活颠覆。

第7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茹斯汀·特里叶

简评

又是和嘎旗一起康的!太快乐辽!不过这部观感不如上一部《祝你生日快乐》虽然氛围感觉都很到位,但是前半段太分散,疯狂回忆、现实交错,不确定是不是刻意为了体现西比勒个人的心理状况,感觉用力过猛而忽略叙事了,于是就导致前半段看得我一头雾水(也可能是my problems);同时后半段倒是通过直叙好理解了,但是也就和前面反差过大,产生了一种割裂感不过视觉上是舒服的!好喜欢好喜欢对唱歌那段戏的处理,由摄影视角转至现实视角,虚实转化,强颗粒好棒不能更同意女导对自己剧本的吐槽

翻了半天才终于翻到这部比较女(?)的电影,果然,化用电影最后的台词“在这里我看不出具体的事物,但是我觉得我喜欢这种散发出来的特质”,剪辑很有特色,非常平稳的闪回,大胆地表现白日梦的内心,女性视角。不过因为整体氛围和精神世界都很松散疏离所以片子没有一个特别抓人的特定主题,或许这种结果也就是为了展现这种不同于一般叙事所需要的?看完其实在思考的是主流电影镜头在男性视角的潜移默化建构下有多大程度影响到了拍摄基准和评价基准,这部片就是它很特别,却是反主流的,以致于没有经验去评价它,似乎一些东西还是没有被更深入地表达出来(比如女一和女二之间的关系其实完全可以更加凸显的,但是没有,看完以后只记得这种若有若无白日做梦将虚构世界和现实生活互相融合的气质比较新颖和这是毫无疑问的表现情绪和感觉为主的小电影了(X

.11 法国影展。从一开头就弥漫着一种神秘的吸引力,焦虑、神经质、无逻辑,西比勒在这种吸引力中被一步步引向“越界”的深处,引入的契机开口很小,带入的情绪却极为澎湃,母亲遗留的创伤、姐妹间的脆弱纽带、对前男友的留恋、丈夫的控制欲,在“心理治疗”中逐一呈现。马格特这个角色被作为一种完全的镜像化客体存在,在观看过程中我甚至一度怀疑整个治疗过程是否只是西比勒的幻想,在逐渐深入的“意识侵袭”中,西比勒和马格特的角色发生了置换,这正是全片最妙之处,几场情绪崩溃的戏份将两个角色的命运和心境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显示出某种特有的女性精神。删减对本片的影响太严重,让原本流畅的剪辑变得支离破碎,不得不说是本片的悲哀。

本来想看坠落的剖析,但貌似会引进国内,想了想还是等大银幕好了,顺便补了导演的另一部。法国女人好似有魔法,观影途中越看越兴奋,完了开始翻起了心理学的书籍。情绪勒索、情感投射,这些应该是心理学最常见的,导演运用自如,将其严谨地嵌入剧情当中,好厉害。女性主义叙事和男性叙事差别也好大,女性主义叙事更加碎片化,私人化,所以我能理解为什么女性主义叙事的作品评价会两极化。当然这部电影拍摄手法也蛮有看点的。夸赞下三位女演员的演技,能不能再演个100分钟给我看啊!

。,原来镜头剪辑不是杂乱无章,而是由女心理医生的意识流动剪辑而成,这种剪辑最具象的衔接是用小岛俯拍风景的蒙太奇实现的。(对位关系),她的创伤来源于紧张的母女关系和与前男友(极其孩子)情感纠葛,小说创作与拍电影即是完成创伤性回溯(拉康-齐泽克语)以期完成主体性的重塑,结果是小说出版的失败、临时救场被罢职,最后只能是重拾原质(Thing),与男孩完成和解。,这才是导演的创作表达。,镜头语言一般。

【第四届圣狗国际电影节(GIFF)】第十部∶他们不爱彼此,只是肉体上的相互满足,可悲的不是爱意的消散,可怜的只是自我的欺骗。镜头在不同人物间反复跳转,除了通过每个人的言语去了解角色之外,并未完整的塑造出不同角色身上的独特个性,不够丰满且模糊不清的人物形象让人难以与之共情。通过赤裸狂欢的肉欲交织来博人眼球,却也挽救不了剧情上的混乱不堪和怪异的叙事节奏,不断重复的拍摄现场,让人抓不住叙事中心,松散且无趣,乏味的影像封锁住了演员的个人魅力,只剩下一个索然无味的故事。

回过头看特里耶四年前的这部电影,进步特别明显,就像西比勒的醉态对比《坠落的审判》女主清醒了过来,但其实两部电影手法和创作逻辑是完全一致的。本片走的是经典意识流电影的路子,前半部通过不间断的场景/时间/情绪切换来塑造女主,这种短时间内丢给观众大量信息的逻辑与《坠》庭审阶段无数次对女主过去行为的质疑如出一辙,就是主/客观审视自我的不同。而本片塑造的西比勒又更复杂,意识流剪辑电影太多了,但特里耶塑造出的是女主的不在场走神与时时刻刻的无法自洽,她就像《降临》里活在每个时刻里的女主一样,不完美反而是特里耶最有女性主义主体性的表达。不过女主进组后的部分,编导尝试把之前的混乱感捋出因果,就开始有所乏力,三名女性三位一体式的同困不同因用剧组权利关系来表达还是顺拐。一团乱麻后用孩子的纯粹回到原点也是一以贯之。

这种片子觉得好就是好觉得不好就是不好,很难说服他人。我是比较喜欢的。硬要仔细讲内容,一条线是心理咨询师以及作家、导演的工作范式与界限,包括你接近这条线或者越界时会发生什么,是反哺还是反噬。(开头心理咨询师劝病人转诊这里让我想起《儿子的房间》。)一条线是我一直喜欢的人和人的权力关系主题,控制与被控、伪装、移情、替身,都是很妙的,包括失控(以及酗酒)。很妙的是女主的姐妹去点醒女主儿子如何博取母亲怜惜。对于上一辈的母女关系留白无限。也对观众起了更大的间离效果,“她们哪些情绪是为了争取关注而演出来或者刻意放大的?”/大的情节听着俗气狗血,但至少导演和演员的呈现重点并不是。要是只看睡来睡去,谁脱谁没脱,就错过了太多。/卡司蛮有意思,多位我关注的好演员!/维尔日妮真是冷漠(试图)绝情+PUA类角色好手。

过度情绪化的主角给人的感受就是牺牲掉了人物的内核,魅力大打折扣。严格来说,这片子没有一个角色是有魅力的,每一个女人都在一种不知所谓的癫狂边缘,你如果说她们痛苦,则不知道那种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它被描写得过于虚无缥缈,以至于人们难以察觉角色真正的困境,就像女主坐在电影院里哭,大部分人连理解都很难做到,同情则更难。男性角色都写得像木头一样,甚至连那个小男孩都没有生动的色彩,而是被成年人的自我实现(以写作和放弃病人的方式)的焦虑漂染得十分焦灼。有一些声画错位还蛮有趣,不过音乐有点太多了,好几次我也以为要结束了。(不过不枯燥,就是脸盲太痛苦了)

真可怕,清醒的展现了一种创作焦虑和创作者奔溃中的状态。风景空镜头的加入简直是神来之笔,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不真实,似真似幻,亦如电影监视器的镜头直接淡化到现实场景,亦如西比勒写作时闪回的那些声话分离。西比勒分不清玛格特和她自己之间的界限,她慢慢的“越界”了,她感受到了玛格特的痛苦,也感受到了自己过去的伤痕。最终,这些痛苦和伤痕出现在了她的创作中,使她完成了写作,但使得她在电影院中留下眼泪。//阿黛尔在本片的表演方式简直和七年前如出一辙,她还是在演“阿黛尔”。(删减了6min!!!昨天还表扬了这影展的...

镜头画面剪辑节奏都很对味 // 女主通过写作在女演员的故事中拯救自己。回想起最后他们俩在车上的对话,女主为自己用了演员的故事为素材略感尴尬,女演员笑笑说很荣幸可以被你写进书中,两人为拥有和走出相似的经历而相惜;也许书中很大一部分的情节都是融合女主自己的想象,写作让现实和想象交融在一起,让还未被疏通的记忆和情感流淌起来、重新整合,所以有些情节看似荒诞、甚至不合理都很正常,写作就是一场清醒梦。

电影与小说的互文,现实与回忆的交织,通过一场活火山下拍摄的戏中戏巧妙地将所有剧情都串联起来。拥有作家和心理医生双重身份的西比勒既是本片的中心人物,小说的创作者,女演员和女导演的倾听者,不堪过往的自我疗愈者,亦是戏中戏乃至他人感情和命运的闯入者。不管是老式壁炉边的燃烧欲火(此处很难不让人想起烧女图),雨幕笼罩下的海滩上的暗流涌动,亦或是结尾处影院坐席上西比勒流下的黑色泪水,以及晚宴上并不和谐的女声二重唱,女导演特里叶对女性细小情绪的把控力都可见一斑。我最喜欢的一幕是,片尾车里女作家听闻女演员买了自己以对方的私人生活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勉强想要解释点什么,对方却将本可能到来的尴尬化为了彻底的和解。没有类型片式的超强戏剧冲突,生活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女性之间和个体本身的矛盾与和解就是主线。

获得奖项

  • 第72届戛纳电影节
    第72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