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名卡门(1983)
《芳名卡门》(法语:Prénom Carmen)是法国导演尚卢·高达于1983年执导的电影,改编自普罗斯佩·梅里美经典歌剧《卡门》,但两者剧情关联非常淡薄。本片在第40届威尼斯影展获得金狮奖和最佳技术奖(摄影、音效)。
评分:7.7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编剧:安娜-玛丽·米埃维尔
主演:玛鲁施卡·迪特马斯 / 贾克·鲍那非 / 米里昂·鲁塞尔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 音乐 / 犯罪
片长:85 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First Name: Carmen
上映:1983-09(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0086153
芳名卡门简介
卡门(玛鲁施卡•迪特马斯 Maruschka Detmers 饰)找到在医院住院的伯父戈达尔(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 饰),借口和朋友拍摄电影向他要海边的别墅住。戈达尔状态怪诞,呆在医院里盼望着生病边写作,一边又渴望着能有拍片的机会,同意了卡门的要求。卡门在一场银行抢劫中结识了警察约瑟夫,两人搏斗后竟然互生好感相恋。卡门带约瑟夫来到了海边的别墅里。不久卡门对约瑟夫慢慢冷淡,约瑟夫却越来越离不开卡门,几次纠缠无果后他在卡门的一次抢劫行动中杀死了她。而伯父戈达尔却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了这场案件之中。而在平行世界的另一段,小提琴手克莱尔正安静地演奏弦乐四重奏......
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让-吕克·戈达尔
获得奖项
- 第40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金狮奖 / Technical Prize / 主竞赛单元
- 让-吕克·戈达尔 Jean-Luc Godard导演
- 玛鲁施卡·迪特马斯 Maruschka Detmers演员
- 贾克·鲍那非 Jacques Bonnaffé演员
- 米里昂·鲁塞尔 Myriem Roussel演员
- 克里斯多夫·奥顿特 Christophe Odent饰 Le chef
- 伊波利特·吉拉尔多 Hippolyte Girardot演员
简评
声音电影。截至目前最喜欢的一部戈达尔...冯提尔的女性瘾者与本片遥相呼应。通常Verfremdung的苦涩在本片被贝多芬中和,化为茶香。音乐直觉准确:戈达尔/本片最适合的的确是四重奏。 ,m2,m4;,m7;op132,m3。唯一一的遗憾在于没有在机会来临时(抢劫群戏等)寻找更清晰的复调对位。结尾信息量过大,不便下咽。
。又一部闷骚的文艺片,大师的电影果然不是一般人能欣赏得来。本片有很多裸露的镜头,角色对白很难看出逻辑性,有些对白甚至不明所以,开头那场抢劫银行的戏份,把混乱与平静夹杂,一边是男主与劫匪的激战,一边确实淡定的普通人,甚至连清洁工都在淡定地拖去地上的血迹,这种强烈的对比,给人的视觉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之后的剧情就陷入了沉闷的文艺片之中,沉闷的海浪画面,很多画外音,有时还会有画外音中断再马上接着人物对白的时候,情节更是荒诞让人摸不着头脑。只能说一般人要多点修行才能看懂大师想要表达的意思吧。
原来那张很有名的戈达尔照片出自于这儿,感觉学校选电影用心了,一部最早的戈达尔,一部在危机里的电影里的戈达尔,迟来的纪念。有时候看着大概在这时50岁的戈达尔,距离现在40年前的戈达尔,想起他可能很痛苦,选择离世,受尽创作电影所带来的苦难,会心生一点感动;就像下午看着刚出来那个活泼的浪子贝尔蒙多,想起前几个月的悼念,那种朋友的感觉还是会袭来。回到这里,戈达尔似乎拍了一部自己版的卡门,他想把更暴力的男女关系表现得更明显,比起隐晦的经典卡门。他的声音、音画处理真有趣,想起之前看戈达尔早起的影片也是如此。起初还以为他的结构是那首音乐,应该是贝多芬吧,后来音乐淡去了;事实上我在单纯地看模特演员的身材、穿搭还有色彩了,那件睡衣黄hhh,戈达尔。要是学校再放更多戈达尔就好了。(small movies指?
女一竟然原定是伊莎贝尔·阿佳妮。。。Colin MacCabe说,戈达尔在1982年拍《受难记》,美学上登峰造极,但是票房扑街,戈达尔因此和资方(大公司)交恶,他坚决以小制作电影作出回击,就有了这部《芳名卡门》。小制作电影的规模有多小?拍摄第一天阿佳妮到片场时,摄影组和声效组,两组人只坐一辆车,而阿佳妮的化妆造型和助手就坐了两辆车...到达片场以后,库塔尔开始调灯,竟然要阿佳妮现场做灯光助理的工作,阿佳妮愤然离场,退出剧组,戈达尔只能另觅人选,卡门一角最终花落玛鲁施卡•迪特马斯 Maruschka Detmers 。。。
我好喜欢戈达尔在叙事中的反叙事。各自逃生中出现的乐队让我惊诧之后,这部明晃晃把音乐拿到了幕前。一如既往的反传统,处于抢劫案中不为所动的其他人,多机位重放。卡门的爱情引起了毁灭,最终偏执的男人让他夺回了主权,在浴室中的手淫和手枪击穿的隐喻。戈达尔作为自己现身其中,他是跳出电影本身又陷在电影里的导演,叨叨些自己关于毛的感悟,还有个金句记录秘书,不想拍电影但又拍出了电影。四重奏、卡门、海浪的三重平行剪辑太棒了。
刻意的截留是“偷师”自布列松吗?借由表面的僵硬机械(以及本片特有的幽默)抵达深层真实,将时空压至切片以留存“运动”本身---记忆是属于身体的。于是本片成为《狂人皮埃罗》的一种静态变奏,静观亡命情人爱恋的骤起与刹亡,姿态本身即饱含时代消逝、浪潮不再的感怀。电影媒介以及导演本人的介入又是对自由的呼唤(与“卡门”内核的呼应)---献给“小电影”,电影和爱情应当在无所拘束中重生。
非常戈达尔非常视听化,音乐听感非常吵和混杂,但你又明确知道视听设计都来自于刻意的剪辑,轻工业玩的就是剪辑,一种充分的声音对位差和声音蒙太奇,再加上不停地裸露躯体和掺杂暴力去解释逃亡与诱惑的最纯朴的表现性,所以戈达尔要在片尾致敬“小电影”。人物的内在从不被进入,因为他们只是行色匆匆的外壳,一切都是戈达尔自己,包括类型元素和元电影的部分,他自己与片子融为一体,此处于彼处,镜头内假的生活与真的电影共存,既割裂又和谐,同时又夹杂着无数的巧思和箴言,怪诞而又自成一体
提琴练习组、卡门与约瑟夫、大海,四重奏、人声、海浪声穿插交叠,声画的不同步、镜头不断地切换中,全都是无效的沟通。卡门在想末日,约瑟夫在想卡门,卡罗尔在想存在,戈达尔在批判社会,辩护律师在讲爱情,诉讼律师在讲圣经,在荒诞的无秩序中背后却是强有力规则的操纵。但是我发现了独自看电影对我而言的重要性,就像侯麦说的一样。当电影结束之后,后面的男生侃侃地表达他对影片的感想时,我被困在座位里,就和他不断表示欣赏的戈达尔致敬《Psycho》片段里的女主一样,处于男性强烈的入侵中。
【8】很厉害地运用古典四重奏上对卡门的拆解与改编,“拍戏”的嵌入使得电影模糊不清歌剧感在那里,而成为了影像发展的走向。而结尾的那一大段枪战戏中戏高潮才彻底宣誓“卡门”之存在,拍戏可以是假戏真做,而在爱你的每一个瞬间其实都是不爱的。霸占你却射不出来,撂倒你却骂你滚蛋,只有第三者在场的戈达尔看了,听了,戏中戏的戏,卡门的存在,贝多芬的四重奏,最后是一出新·卡门。
所能确定的是,信仰不再是相信另一个世界,或是一个已被转化的世界,而只需要单纯地信仰身体。要让话语回归身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在话语之前,在这些词句之前,在被事物被命名之前抵达身体:即“取芳名”,甚至要在取名之前。根据戈达尔作品的话语构成状况,唯一的“优秀”话语就是那种为身体所给予的或者能够重建身体的话语。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事物被命名之前”、在全部话语之前先行获得事物与存在,以便其能够生产自己的话语。
有趣的是场景的延续,一边是犯罪故事,一边是乐队在拉贝多芬四重奏,而声音又在画面的终结之后延续到了另外一边。打破了戈达尔之前滥用配乐的节奏,我们可以把这部影片中的所有配乐都当作另一个场景的声音,而并非烘托氛围与感情的工具。海洋的扑打,永不停歇也正是映照了人物的感情汹涌,多处的声音设计的非常有意思。这是主观体验的,而并非客观发生的。为什么夸了一堆还是打了三星,因为后面实在是太没劲了……
四重奏和海浪的声画的插入分割了剧情中情欲与向死之交合的连续性,但恰恰为其创造了表达的独特美学与意象感。影像的复调魅力由此呈现——将异质的元素(上述四重奏与海浪,以及片中疯导演碎片化的哲学式言语)统一在情节戏剧化和行为不合理的结构体(犯罪冲突到相爱相杀)之上,这一点与昆德拉的小说艺术理念不谋而合(复调、变奏、对位下同质主题的存在式探寻)。戈达尔之作总是暧昧而又透明,真切抒意而又晦涩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