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11时(1952)
Roma ore 11UP:2022-02-13
评分:9.2
导演:朱塞佩·德·桑蒂斯
编剧:
主演:伊娃·瓦尼切克 / 卡拉 · 德尔波娇 / 马西莫·吉洛蒂 / 露西娅·波塞 / 雷夫·瓦朗 / 埃莱娜·瓦尔齐 / 莱亚·帕多瓦尼 / 德利娅·斯卡拉 / 伊雷娜·加尔特 / 保罗·斯托帕 / 玛丽亚·格拉齐亚·弗兰恰 / Naudio Di Claudio / 阿曼多·弗兰西欧利 / 保拉·布鲁布尼 / Romolo Bartolomeo
类型:剧情
片长:107分钟地区:意大利 / 法国
语言:意大利语
影片别名:Rome 11:00 / 罗马十一时 / 罗马十一点钟
上映:1952-02-27(意大利)
IMDb:tt0045098
罗马11时简介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但因其反应现实的力度致使当时的意大利政府采取了全面封杀的态度,结果使这部片子的知名度大幅度降低,但本片无论从表现手法,还是演员表演,到对社会,人性的刻画揭露,无不表现出深厚的功力和艺术水准,其成就足以使它超越《偷自行车的人》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简评
大群像叙事。好处是形形色色的人,确实做到了“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影片的结局私以为是很棒的,极具讽刺性。其中个别的细节处也很打动我,几个新现实主义的电影都有这样的特点。但看到后半段确实有些脸盲了。电影在区分几个独立的故事时没有太分明,配上比较模糊的画面,导致我脸盲了以后就分不清几个具体的故事了。这些故事也没有有机统一,导致后半段观感在下降,电影语言上不如《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故事上不如《偷自行车的人》。 最后,看的是译制版,本来是准备找原版的,但想想译制版也挺有意思的就看了下去。不用一边看字幕一边看电影的感觉确实很不错。
找到国配资源了(CCTV6的电视录像版本),那个年代的配音有一种别样的风韵。当然如果真的有原声资源可以找到的话肯定更有感觉。个人以为,本片堪称二战结束后特有的世俗风情画,战后罗马版的清明上河图。这黑色幽默式的影史灾难瞬间(字面意思),不知道该爆笑还是该哭,这种不幸和哀伤又充满了讽刺,五味杂陈。如果说《偷自行车的人》找工作是困难的话,《罗马十一点钟》找工作真是名副其实的灾难现场(字面意思)!
这片真的一点都不“新现实主义”。配合打字机的背景声,楼梯上的女工们仿佛都专注的看着应聘房间里的画面。戏剧化表演和各阶层女性群像的展现,以及一桩特殊事故的发生,都让新现实“日常”变成“事件”。而随之各人简略的生活状态展现也仅是简单阐述主题。因为“新现实”而新现实。在表现的角度上,和偷自行车的人其实是对照面。
1,这部片子无论是主张上还是影像风格上都是比较完整的实践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采用大量的长镜头,景深镜头,移动长镜头去关注底层人民的底层生活。用戴锦华的话讲就是:用连续的时间来展示时空,通过完整的时空来展示社会的横切面的尝试。2,漂亮的长镜头:a,开场镜头由暗变亮,暗示昏睡的女孩是彻夜排队的,镜头横摇,买栗子,报纸,突然看到有其她应聘者,女孩匆忙跑回门前排队;b,镜头自下而上展示被废墟掩埋的不同的女孩;c,卢娜被警察逮捕时,是一个远远的景深镜头,制造了一种仿佛观众就是围观者的真实感;d,卢娜被带到警局后,镜头自右向左快速扫视各色人等,直到看到了其他应聘女孩,镜头突然变得迟疑不定,表现了卢娜心中的愧疚;e,结尾,警局门口固定机位继续下各色人等离开警局奔赴他们各色的生活。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确实堪称经典,教科书式的长镜头使用,每一个应聘者的故事都是一个微缩社会一角。其广度确实惊人。这么一个看似drama又黑暗讽刺的故事,其实是来自一则现实中的新闻,可想而知当时的意大利底层人民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看完又去听了听戴锦华教授关于本片的分析讲解,了解了许多长镜头在里面使用的方式有何不同,用意何在,以及特别认同她说的这部看似带点悲剧底色的新现实主义作品内核其实又自带了一种对生活的渴望和底层人民奋力活下去的拼劲,他又是给人以力量的。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品,根据真实的新闻事件改编而来。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混用,摄影机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地刻画女性人物群像,以清晨公寓楼下纯洁女孩的特写镜头为始,以傍晚同一女孩在同一地点的特写镜头为终,用夹杂黑色幽默与近乎荒诞的故事控诉意大利战后工人失业、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观影过程中深感这一悲剧性故事中蕴含的力量,因导演的情感倾向使影片充满怜悯,而少窒息与无望感,富家千金爱上穷小子、一见钟情的青年男女、英雄救美、受伤女仆与工人的爱情、“肇事者”男友对她的保护等甜蜜的段落,使影片在尖锐的社会批判中充满温情与希望,那是人与人彼此帮扶、互相支撑而来的力量感,穷苦的底层人凭着自身的韧性与坚强仍然对生活秉持着乐观的态度,用剧中卡比利亚式女孩的台词说即是“一个人总该振作起来”。
“在灾难发生之后的长镜头段落中,摄影机以仰拍镜头中从办公室里惊吓地冲出来的公司老板作为一个视觉契机,开始它的降摇过程。摄影机稳表现的段落,完整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奇观的空间,而这个奇观空间,此定的降摇向我们展现了整个灾难现场,展现了跌落到不同的楼层当中的姑娘,摔倒的、受伤的、被压在坠落物之下的姑娘,展现她们的惊恐,她们的绝望,她们的伤残状态,这样的场景在力度上大大地超出了用分切镜头,这是一个社会灾难的空间,年久失修的建筑,荒诞绝望的情形,这是一个反社会性质的罪恶的现场。”
.11,《罗马11时》,观影完毕:(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正片第一个(长)镜头以一个坐在门口等待面试的女孩为开始,最后一个(长)镜头则以同一个女孩坐在原位置为结束(首尾呼应);:…其成就足以使它超越《偷自行车的人》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 这是谁写的?少在这发表与真实情况不符的自以为是言论了!《偷自行车的人》的口碑名气、影史地位摆在那里,岂是《罗马11时》能够超越的。……
震撼到无以复加!镜头和对白都极为写实和轻松,因此情节的展开自一开始就去严肃化和深刻化,说白了就是不刻意一上来就致力于反思,而是还原现实市井小民的最为本真的生活状态,这是十分难得的创作动机。况且涉及数量如此庞大的人物,每个人物性格与生活各异,塑造人物形象本身就已非常困难,然而这却以几个镜头和极具极能体现个性的台词做到了,不能不说是奇迹。电影的结局又回到开始,剧情的展开和收束仿佛浑然天成,好像新现实主义一直用得很好的长镜头,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浮光掠影式的入画再出画,但是一切都留下了,电影的广度和深度都是令人震撼的!
好可爱,楼梯里挤满女人的群戏拍的太可爱了!可是没过多久,就发生了一场看似由一个女人破坏排队规则,而实则是整个社会经济萧条、资源配置不均、政府不作为引发的悲剧。除了不幸死去、重伤的姑娘,大多数人交不起住院费离开,在路上、在广播里向路人讲述她们今天的遭遇。片里的穷人各色各样,却同有一个特征:为了一口都要饭拼尽全力,更经不起任何意外。明天她们依然要排着长长的队找工作。德·桑蒂斯好厉害,不仅能有序调度几十个女人的群戏,还把各种不同场景、情绪的戏拍得各有特色。是我至今看到最好看的新现实主义代表作。/ 二刷,仔细关注了10位主角故事线、长镜头运动和剪辑点。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群戏影片的典范。作者抓住罗马这座城市中失业潮严重的社会矛盾,通过一次工作面试引发的灾难,聚焦于十几名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性格色彩,来反映当时所面临的的社会问题,以及展现当时环境下的人间百态。灾难镜头的表现更是真实而生动,镜头调度妙笔生花。每个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是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极强的代入感,让观众切身的感受到了生活环境的不容易,以至于,谁应该承担此次灾难的主要责任已经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竟然用107分钟,能让我记住每一个女性的特征,桑蒂斯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可谓是刀法精湛。剧情生动、表演深刻,同时镜头语言(例如破楼中螺旋的楼梯代表着现实中底层想向上爬的女性)的精心设计,告诉了人们什么才是真正好的长镜头,一切都让人难以对这部影片说不。和《偷自行车的人》一样,能让我产生强烈的同情。在此,缅怀为生计而失去生命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