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2000)

تخته سیاه: خانهUP:2021-08-11

《老师的黑板》(波斯语:تخته سیاه‎)是2000年由伊朗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英语:Samira Makhmalbaf)执导的电影作品。本片获选为坎城影展正式竞赛片,并获得评审团奖。

黑板

评分:8.1 导演: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编剧: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主演:Said Mohamadi / Behnaz Jafari / 巴赫曼·戈巴迪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85 分钟地区:伊朗 / 意大利 / 日本
语言:库尔德语
影片别名:老师的黑板 / The Blackboard / Takhté siah
上映:2000-09-01
IMDb:tt0246266

黑板简介

在两伊战争时期,一群逃难的教师背着黑板在荒原上行走,他们中间有一个叫萨义德(萨义德•莫哈默迪Said Mohamadi 饰)的男人,胸怀非常远大的抱负,那就是让村里的孩子都能阅读,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摆脱窘迫的困境。为此,他放弃了跟富家女成亲的机会,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教授孩子读书的道路。他和同伴为了生计,脱离了大部队。萨义德后来终于收了一位好学的弟子,在成年人赌博的时候,他教弟子写下名字、爱等字眼,然而谁想师徒二人遭到飞来横祸……萨义德的同伴遇到了一群迷路的伊拉克难民,后者出钱要他做向导,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得以转变。这两个教师多舛的命运仿佛是那个时代挥之不去的阴影……
  本片获得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评委会奖。

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第5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奖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简评

片源很烂,刚开始的时候没能静下心,电影中的对话显得繁琐。但是随着简单的剧情展开,有一种整体的悲壮氛围被推显出来。惊慌的羊群和随着枪声倒下的人;知识?在这样的环境里存在的价值为何?而我们如今的环境又好在了什么地方呢?另一个人,默默看着自己的黑板在前妻的肩上摇晃,上面写着的我爱你。 @2015-12-01 13:46:28

片子是个好片子,黑板的寓言性和民族性都刻画进去了,别人一家老小拖家带口就他背个黑板,但这老师就跟个婆婆嘴一样是真他妈神烦,能阅读就能看到很多故事,看很多故事又有什么卵用?那些人要的是面包,在一个颠沛流离的民族里当个老师鼓励小孩去上学拯救民族,拯救民族关个人什么事情,没有一个文化脉络迟早完蛋,有脉络迟早能延续。

战争中的人们生存环境困难,背着黑板在战火中前行寻找学生,路途遭遇巨大的挑战,此刻黑板运用它的用途,黑板可以是衣架 担架 夹板 嫁妆 离婚后作为赡养费。黑板隐喻了伊朗在战争中饱受了苦难,一个个饱含寓言意味的纪实镜头,一幅幅令人战栗的人性图景,淋漓尽致地向观众传达着导演对中东地区长期贫困的反思与思考,展示了湮没在生存底线以下的失落的文化。

简单甚至粗劣的摄制却高度达成了一个狠辣到极点的讽刺…当我先入为主地赋予这些背着黑板不辞辛劳企图唤醒民众拯救民众的老师以神圣色彩时,当我带有偏见地认为这些扮演骡子在生死线上驮运货物拒绝教育的小孩子目光短浅时,我便是已经完全内化了现代化的神话逻辑而不自知,黑板一次次成为仓皇逃窜中的遮蔽物甚至被劈成两半便是整部电影中最意味深长的讽刺。同样的逻辑,在现代中国当我们不断用寒门贵子的神话企图召唤那些贫困偏远地区的孩子通过教育来改变未来时,我们仅仅只是满足了自己在现代文明中的自我陶醉和自我感动,俗称站着说话不腰疼。

老人背负着传统,向边境那边的故土走去,渴望死在家乡;儿童如动物般讨活着,毫无所谓自称自己为骡子;中年背着黑板,渴望以启蒙的力量教化他们,却从叫卖沦为下等地乞讨,文明造成的困境,文明也解救不了困境,这是彻底的毁灭。这是一部以道路为叙事母题但没有什么情节的荒诞戏剧,看得还是挺枯燥的,甚至十分心烦。

黑板这个意象很有意思。在物质极度贫乏的山区里,知识看上去似乎是毫无用途的,甚至是一种负担,对于那些肚子都填不饱的山民来说,哪有多余的精力与财力去学习(山区教师们背着与自己身形毫不相符的硕大黑板走在山里十分狼狈)。但同时,黑板却多次充当了保护他们生命的角色:躲避秃鹫、遮挡枪击、充当摔断脚的孩子都护腿。这无疑也象征着知识对于人生(生命)的至高意义。

无情节电影…本身事实性的如一场奇观…影像层面的纪录式…既是电影节的口味又是新现实主义(欧洲)在第三世界(伊朗)的新时代的回光返照,但又充满了后现代式的嘲弄荒诞感…如此反观现代化,对一种进步式的质疑,做的不错。一个20岁少女的作品,有种电影界谷爱凌的感觉…教育甚至电影教育,有时候就是如此正反而不得

戴锦华的《电影批评》分析看过以后看电影觉得符号和象征都挺好懂的,就是欣赏比较困难。看文本时候在想和《驴得水》的怀教育理想面对苦难现实的背景是不是有点像,话剧驴得水是一盆水的匮乏压弯气节开始,逐渐上升到贪腐权力。《黑板》直接脱离知识分子语境,让人深深感觉到在生存危机面前教育的无用,知识分子的多余,乃至爱情等价值的悬浮缥缈。孩子成为骡子,老人走向死亡,寻找家乡。开头会有一点虚构得不真实感,这黑板比想象中大太多,没有学校,老师可以活下去就有点存疑。山川上的人一涌而下和后面的羊群有点震撼,这样一比之前阿巴斯电影里的环境都不算太糟。音乐真的很响,想起来之前有热门动态说不要因为在城里就觉得大声说话素质低,以前他们可能真的在山里喊。

因为戴锦华的《电影批评》而来看,但着实不太喜欢,有点枯燥,不明白为什么选择这种非常小众的电影来剖析。摇摇晃晃的运镜,类似于纪录片拍摄。流离失所的人们,像羊一样被驱逐着,最触目惊心的是孩子们被突如其来枪杀。但整个故事有点飘,像片里的黑板一样,男人结婚没得到爱情,离婚却失去了唯一的靠背黑板,唉。

三星半。残酷物质环境下的沉重文明外壳。跟踪式拍摄的公路片,镜头抖动得厉害,制作稍显粗糙,但伊朗电影贵在纯真、质朴,题材也很吸引人。黑板象征着文明,文明是用来教化人的,人们需要文明吗,肯定需要,但文明被用以制造化学武器进行屠杀,残酷的生存环境使得文明不是那么重要,黑板被用作担架、夹板、嫁妆,生存面前的文明是一个矛盾的存在,显得格格不入,文明在残酷现实面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甚至是讽刺。两位老师极力推销文化,有种鸡同鸭讲的感觉,离开生存,何谈文明,颠沛流离的人们承受不了文明的重负。

画质很糟糕,镜头老是晃并不断暴露出自己的存在,电影的结构并不是很精致。这部片子就电影语言的运用而言,就跟它所展现的伊朗高低起伏、碎石环绕的群山和两伊边境的人民一样粗糙。它的亮点在于异域性的呈现给人带来的新奇感,以及苦难众生的生活触发的沉思。教育工作者在这部片子中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角色。他们为了生活,背着黑板到处乞求人读书,却不断被忽视。他们自以为崇高的东西,在别人眼中根本如同泥垢。他们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对于连生存都难以掌控的人来说,读书写字就如同说“我爱你”一样浪漫且奢侈的事情。这正是因为读书写字的奢侈性,人们并不奢求能够接受教育,因而渐渐地无视教育,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事。影片最天真浪漫的一个情节,是Reeboir跟着老师欢快地念书,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走私,在逃亡。然而这一切又是如此短暂

对于身负重物的孩子,堵在他们必经之路上请求他们成为自己学生的老师居然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让我们过去!”象征知识的黑板在这里成为了封堵的障碍。而黑板本身又是那样沉重,如此坚实地提示着自己作为物的存在。这里充满了单方面的话语,背着知识象征黑板的教师行走在一条无人回应的路上面。最终,行走的目的被其自身瓦解了,离开的意义在于留下。在这里,黑板的实用目的击碎了它作为知识载体的原本目的,它成为掩藏、埋葬、支撑和防御之物,唯独难以成为被书写的黑板。相似的脸庞隐没在人群当中,无意义的(无思索)的对话充斥在这里,群体的面容已然吞噬了所有的个体性,也就吞噬了知识(或曰启蒙)。我已太过疲惫,疲惫到只剩行走。

获得奖项

  • 第53届戛纳电影节
    第5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52届戛纳电影节
    第5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黑板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