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占领的卢浮宫(2015)

FrancofoniaUP:2021-07-27

《占领下的卢浮宫》(英语:Francofonia) 是一部于2015年上映,由俄罗斯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执导的法国剧情片,入选2015年第72届威尼斯影展主竞赛片,以及2015年多伦多影展大师单元。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

评分:7.3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编剧: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主演:路易多·德·朗克桑 /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 本杰明·乌策拉特 / 文森特·内梅斯 / 约翰娜·科塔兹·阿尔特斯 / 安德烈·切尔帕洛维 / 让·克洛德·希尔 / 皮特·罗特兹克 / 弗朗索瓦·斯米斯尼
类型:剧情 / 历史
片长:88分钟地区:法国 / 德国 / 荷兰
语言:俄语 / 法语 / 德语 / 英语
影片别名:攻占罗浮宫(台) / 罗浮宫法国疯(港) / 占领下的卢浮宫 / 战火中的卢浮宫 / Francofonia, le Louvre sous l'Occupation / Francofonia: Le Louvre Under German Occupation
上映:2015-09-04(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3451720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简介

俄罗斯电影大师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自2011年凭借《浮士德》擒下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之后就一直在筹备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此次索科洛夫将镜头对准巴黎卢浮宫,将时空拽回二战时期,探究纳粹占领下艺术与政治的内核关联。影片已入围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蛰伏四年,俄罗斯电影大师将再度携新作亮相水城,不知能否再夺大奖,但此次作为该片的世界首映,已足够吸引多方关注。
  索科洛夫一向热衷于拍摄历史与权力题材电影,其代表作“权利四部曲”中的三部分别涉及:关于希特勒的《莫洛赫》、描写列宁的《遗忘列宁》以及有关日本裕仁天皇的《太阳》。而作为艺术爱好者的索科洛夫对文化收藏宝库的博物馆也是情有独钟,早在其2002的名作《俄罗斯方舟》中就曾取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此次新作《占领下的卢浮宫》更是直接将镜头对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的法国卢浮宫,定将上演一场有关艺术、政治与文化的历史纠葛。

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简评

小西天#我承认导演视角和思考很有趣,但是确实无法欣赏调度和摄影,以及节奏,对于俄罗斯风格惯常的灰和蓝都不感冒。这个电影对我来讲最大的实际意义就是,想要给中文互联网上动辄把法国当成投降代名词的二元单向思维动物看看,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着,认为为了文明和未来,可以不惜“牺牲”自尊和民族气节的观念。理解别人的选择,才是文明的表现。

那卢浮宫呢,应该会永恒吧。战争会结束,一代一代人会死去,但是浩瀚馆藏的卢浮宫会一直在。导演用低沉磁性的配音,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壁垒,打破并拓宽了故事片和纪录片的界限,架起了现在与过去的桥梁,阐述了自己对于战争和艺术这个宏大命题的看法。在影片仅展示了一丁点的艺术收藏后,我便羞愧于自己的无知,但也越发觉得艺术是全人类的共通之处。风雨巨浪中的船,彼时人物的互动与未来结局,拿破仑的灵魂,自由平等博爱,照片,音频,表演,画,雕塑。导演赋予了更多的形式与可能让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来展现卢浮宫这等集艺术精华之大成的存在。谁会想要没有卢浮宫的法国呢,谁会想要没有卢浮宫的世界呢。

看不懂系列之一:结尾导演?直接与片中的历史人物对话,告知他们将来的(而我们已经知晓的)命运这一片段把我看懵了。将图片、纪录片、拍摄的剧情、行为艺术各种“看”的媒介资源全部杂糅,拍的跟导演写论文似的。卢浮宫或者说博物馆开始就是一个权力攫取的象征,他是独裁者的私有物。片中最明显的两个意象,拿破仑与艺术?法国?女神,二者就是这博物馆的一体两面。其他的不知道看了个啥。.抽卡失败

技术的进步,让导演获得了《旅程挽歌》里并不具备的视点:飞行。影片中的画面旋转拉伸变形只存在于两类场景,画作与档案影像,依然是试图在二维画面中观看到三维的全貌,到了三维的雕塑拍摄便仅需摄影机运动来完成。不同于《旅程挽歌》里仍然需要意识出游勾连起全片,本片的原点则是导演工作室里非线编辑的电脑,没有剪掉的打板,重复的音频比比皆是,时间与空间,声音与影像在轨道上重新铺排,一种制作的进行时。明明采用扮演模式来复现历史的时候如此随意,毫不遮蔽后景里当下的人与景,末尾透露未来的时候依然如此如此如此动人。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片子。电影打破了现实与历史界限,打破纪录片的界限。在一种最适宜的氛围里找寻历史遗迹,探寻卢浮宫的往事。电影里的镜头有一种古旧的色调,其实若亚和梅特尼希都是懂艺术的。包括希特勒同志,对艺术也是情有独钟的。对电影镜头所展现的卢浮宫绘画和雕刻深有感触,以及对于九千年前深埋在约旦的雕像尤其敬仰,佩叹与古人的艺术水准。

画面10分,内容8分,价值8分。没给5星,但是会强推给所有人的一部纪录片。纪录片不仅需要客观,那些带有主体真挚情感的纪录片常常给人更深的沉浸感。导演带着对卢浮宫和二战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引领我们走进历史,被德军占领下的卢浮宫。包含打板的镜头告诉观众这是场景再现(馆长的表演真是动人),博物馆的作品随着色调的渐进仿佛流转于历史时光,拿破仑是历史人物来到当代与我们的对话,结尾是我们来到历史与过去文明的对话。

中译片名多少有点误导,虽然片中确实剪切了不少德军占领时期的卢浮宫场景,但那并非表现的主题,也非旨在再现那段历史。在它看似晦涩、先锋的表现手法之下,真正呈现的其实是“记忆”,那是在后冷战时代欧洲人(尤其是法国人和俄罗斯人)关注的焦点。在此,历史已被消解,也无法真实再现,而变成了一堆纷繁的记忆。过去、现在和未来交织在一起,而卢浮宫则是一个“记忆之场”,它既是艺术的殿堂,又是权力的象征和战利品,最好不过地浓缩、承载了法兰西文明。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的尝试,它探索了电影的可能性——就像用诗歌的形式来写一篇历史论文。当然,这很容易激起不适,但这种不适导演恐怕早就预见到了,因而问题在于,这是否能激发我们对电影本身的新理解。这种把电影作为先锋艺术形式的理念本身,倒是很苏俄文化特色。

卢浮宫的历史,是一部艺术史,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战争史。电影以旁白的口吻把二战时期的影像与照片串联起来,讲述的不仅是战争双方如何对待卢浮宫的故事,更是国家如何对待战争、百姓如何对待敌人的故事。当投降的法国人与德国人合作一起保护着卢浮宫的珍贵收藏时,与敌人目的一致却会带来工作职责和民族情感的矛盾。作为参考,出身俄国的索科洛夫在法国故事里面也加了一些列宁格勒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一句旁白是:和平总是可以用金钱买到。

《德军占领的卢浮宫》,用一种很不常见的对比拍摄手法和上帝视角来讲述纳粹占领卢浮宫时的故事。穿插了卢浮宫的历史、藏品的故事,与之有关的历史名人比如拿破仑……同时又用演员还原了这段历史时期最影响卢浮宫的两个人,德国的贵族军官和卢浮宫的馆长。电影里引用到大量稀有的真实纪录影像,又艺术加工了很多人物进去。不过,这部电影的叙事依然是沉闷的,如果不是大量熟悉、精致、杰出的艺术品能不断刺激你提起兴趣,真的有点催眠的感觉。非常有意思的题材,很实验性质的拍摄手法,夹杂在一起,却不是那么精彩,可惜。

这部电影有二战时期的珍贵影像,也有电影本身,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体现了德法两国对艺术的尊重。“没有卢浮宫,法国还是法国么”于是在德军占领前,法国人就将可移动的文物尽量移走,等德军来到,则只剩下一些雕塑了。德军占领卢浮宫后,即使展品不全,也开放参观(有讲解)体现了对艺术的尊重,也询问卢浮宫主管,艺术品转移到哪里去了,并且又到卢浮宫藏品转移的地方去参观,并且没有执行将这些艺术品运到德国的命令(不惜被免职),他知道这些藏品对法国人的重要性。影片中有卢浮宫大量的藏品,雕塑,画作,看着挺过瘾。#中国电影资料馆 百子湾

#动机呈现出某种虚伪,或者说对身份的迷惘。一方面通过触摸丘比特之手和《大幻灭》式的双人关系来呼喊人文主义;另一方面,看似以外来者(俄国)视角来进行某种历史建构却早已在双头鹰中选择西方,置于框架内的宣言是否真诚,我很怀疑,即使也怀疑自己是否过于苛责。索科洛夫的艺术观也仍然呈现出某种保守主义的陈旧姿态,当然仍然有效——德军可以占领空间,但无法占领由空间、时间和人三者共同勾连起来的文明,某种程度上,文明是一种“关系”。视听偶有亮点,但配合如此老调重弹的历史观,仍不免乏味了。

是个很有意思的很杂糅的电影,有艺术品纪录片的极致细致的镜头,也有历史纪录片的尊重史实的低分辨率跳针录像画面,narrator的身份也很奇妙,是个有一点哀怨,又有点带着深深羡慕的二战后的俄语后裔。视角可以如鬼魅般,鸟瞰穿越过历史长河的巴黎街景,也可以与困在卢浮宫里的拿破仑对话聊天,还可以为两位卢浮宫被占领后的主理人,剧透未来的人生脉络。无论在哪一个时间点,欧洲人对艺术作品虔诚的爱戴和用心,都值得珍惜也值得被一代代人类膜拜和传承。

获得奖项

  • 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米莫·罗泰拉基金会奖 / 欧洲电影联盟奖-欧洲-地中海地区最佳影片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绿色水滴环保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