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女(1950)
UP:2021-06-10白毛女简介
在华北农村,佃户杨白老(张守维 饰)的女儿喜儿(田华 饰)和青年王大春(李白万 饰)正在相爱。地主黄世仁(陈强 饰)看中了喜儿,设下圈套,逼杨白劳把欠他家的六斗谷子年前连本带利还清。杨白老拿一冬的血汗钱七块五毛到黄家还利,被逼本利全清,否则用喜儿抵债。并硬逼他在女儿的卖身契上按了手印,除夕夜杨白老含恨喝下卤水自杀了,初一悲痛中的喜儿被抢进了黄家,不久被黄世仁奸污了,大春配合张二婶(管林仆 饰)搭救喜儿被发现,逃跑投奔了红军。后来二婶再次帮喜儿逃出了黄家,藏进了深山丛林里,喜儿靠捡奶奶庙的贡品和吃野果活命。非人的生活使喜儿的头发慢慢成满头白发。村子里有人看见,传说成收贡品的白毛仙姑。之后大春随部队回到家乡,展开减租减息运动,黄世仁利用白毛仙姑的传说企图动摇民心,为粉碎地主阴谋,大春带领乡亲夜间潜伏在奶奶庙,寻找白毛仙姑......
白毛女剧照
- 王滨 Bin Wang导演
- 水华 Choui Khoua导演
- 陈强 Qiang Chen饰 黄世仁
- 田华 Hua Tian饰 喜儿
- 胡朋 Peng Hu饰 王大婶
- 李百万 Baiwan Li饰 大春
简评
实在没想到《白毛女》和《挣扎》的互文性这么强……前者以收租拆散男女起以大春打回来重逢止,后者以收租拆散男女起以男女主丧命于一二八止。出于同样的摄影,使得好莱坞式田园牧歌镜头/男女关系镜头(奔跑在田野中、喜儿倒在父亲和大春怀里)、表现蒙太奇(财主吃饭主吃饭/强奸与大慈大悲牌坊)和表现主义镜头(道道计算囚禁日期的划痕/叠映黄世仁、寺庙烟雾)都有存留。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认为孟悦的分析是不确的,她过度放大了本片中很多细节……其用悲欢离合的城市审美取代逆天理而行的乡村伦理的分析是有问题的,很明显,《挣扎》作为一个商业性影片,其表现的决死分离而非有情人终成眷属更接近城市观众的猎奇口味……
电影《白毛女》的主题是诉苦翻身,从艺术角度看其水平也是不俗的,探索出了一条新中国的革命文艺精神的道路。在1951年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电影《白毛女》获得“特别荣誉奖”。1955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接触该片后,做了芭蕾舞改造,开启了一段中日文化交流的佳话。《白毛女》是新中国革命文艺的象征之一,值得重视。
农民给地主种地交租,交不起租还要跟地主借钱,借钱还不上还要卖女儿。如果都跟现在这样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身体,那白毛女嫁给黄世仁是不是不愁吃不愁穿啊?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白毛女的悲剧在旧社会随处可见,我是不明白有些人靠着共产党翻身农奴把歌唱了,还要替地主说话……
歌舞表演形式的戏剧结构电影,叙事流畅,其中还有一幕类似皮影的光影处理(这一点似乎老电影常用)用歌曲抒发角色的内心情感,整个故事印证了“旧时代把人变成鬼”,反映了当初旧时代乡绅土豪对于农民的压迫,其中老一辈的父亲只能忍气吞声,最终自缢,新一辈的小伙听闻红军的故事,不负艰辛寻找红军,最终解放家乡,白毛女忍辱负重,逃亡深山,一心报仇,坚强生活,最终被红军解救。
影片改编自经典歌剧《白毛女》,减少了唱段的部分,加入了不少台词,虽然情节上有一些碎,但整体还是十分完整的,少了一些舞美的塑造,多了一层真实的质感。影片的故事,本身就十分经典,就是通过杨白劳和喜儿两代人的悲惨经历,揭露地主阶级的丑恶嘴脸与压迫残害劳动人民,通过白毛女的形象,展示旧社会把人逼成“鬼”的问题,只有共产党建立的新社会,才能真正解救人民,获得自由,将“鬼”变回人,不过有些可惜的是,影片没有展示喜儿后来在新生活中,白发变回黑发的桥段。整体来说,影片还是非常值得纪念的,尤其是这帮老演员是真的很不错。
鲁艺在中央指示下反复修改的歌剧《白毛女》,作为一个经典文本,从借用民间文艺形式(报告文学《白毛仙姑》、短篇小说《白毛女人》)到改造民间文艺形式(改造成歌剧形式,并大量下乡播放)到再造民间形式,是延安大众化文艺运动的高峰,成为解放区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并引发了战士们杀敌立功的热潮。对比歌剧白毛女和芭蕾舞剧白毛女,并引发的所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冲突(歌剧白毛女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旧现实主义方法揭露旧社会黑暗;芭蕾舞剧白毛女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的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结合方法来指明战斗的道路)。总之:《白毛女》是个极有意味的文本,可以仔细研究。
真的是一部很优秀的电影,很经典,很好看。电影的叙事语言十分清晰,故事的情节以及节奏也很好,真是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过有一点,就是里面的歌唱片段可能在现在的观影习惯里不太容易接受,像我好几次被情节感动眼泪都要流下来了,结果一唱歌,我的感情都没了,也许这就是歌剧改编所不能避免的吧。电影里对杨白劳的自尽觉得很可惜,一开始喜儿只是做工,他真的没必要喝卤水。还有就是觉得片尾大春他们发现白毛女那一段也是很真实的反应了,又开枪又是砍的,看来你们真不知道那是喜儿啊,不过两年头发长度没变有点说不过去吧。不得不说演员的台词真好,没字幕也能听清楚,扮演黄世仁的陈强真不愧是老艺术家,敢演这样的角色,想起他差点被士兵打死的故事,心疼他~
十七年-一次发展-国营东影(长影)-王滨:同名歌剧改编,表达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影片叙事结构完整,情节发展脉络清晰,富于节奏感。影片镜头语言洗练、含蓄,如用平行蒙太奇进行悲喜、贫富的对比,影片开头在“东家在高楼,佃户们来收秋”的悲苦歌声中,分别展示地主婆纳凉和老人割谷的画面;喜儿年三十晚上试妆与杨白劳在黄家还债、被逼的情节平行展开,突出了悲喜的对比。另一方面,喜儿被污与山洞分娩的场面处理得简洁、含蓄,当喜儿被黄推倒后,镜头跟下,然后上摇,推至佛堂上“大慈大悲”的特写,后接“积善堂”横匾的特写,将恶霸的伪善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对杨白劳的心理刻画准确细腻,从黄家返回的杨白劳一直心神不宁,在进屋吃饭前,还把自己按过手印的手指在破衣服上反复擦拭,点出了他无奈、愧疚的心态。
贫苦农民受压迫,最终复仇的故事。但影片在主线上做了让步,更多的描写穷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对红军的向往与支持。作为宣传片是到位的,但作为剧情上来说本末倒置,纯粹为了宣传服务。而从现在看来,片中所想展示的新生活其实只是摆脱了地主之后一样的活法,可能谈不上有多进步多解放,还是难逃时代的桎梏。片中的盐倒是挺有意思的,喜儿的父亲服用盐卤自杀,而自己在后来躲入深山没有进食盐变成白发,感觉是在暗示些什么。
叙事上将政治,伦理和审美融为一体;平板单纯的人物形象,喜儿代表贫农和善良,黄世仁代表地主和恶势力,但人物造型和关系塑造写实感强;新中国初期电影多带有戏剧性,但白毛女注重试听结合,运用蒙太奇(平行,对比,隐喻)有力的发挥了电影特色,向电影艺术看齐
本子好,意念足,严整三幕结构,起承转合完整,相较于17年电影之后对于解放军谈恋爱的遮遮掩掩,也算相对的大胆,爱情在这部电影是处于优先位置的,其他所有也是伴着这个主线行进的,主题深深植根在了故事里,对这个故事概括最为准确的一句话,就是那句“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而其中这个“鬼”在编剧手法上无比巧妙,无论是令喜儿变成这个模样的黄家虽然整序,但却透着阴森,相比于茅屋的灯火,喜儿算是坠入了地狱,而庙里的非神圣化打光还起到了反迷信的作用。当结尾,真相流出,鬼变人,真正显示了革命的改天换地。片子总体学到苏联学派,刁钻的反面人物打光,演员选取遵从典型人物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蒙太奇段落,并且,在后半段中,蒙太奇构建了喜儿的野外生存,失身一场戏中摇镜到牌匾和多次出现的匾额,反讽意味十足。
特定历史时期诞生的作品,功用性大于艺术性。或许正因为这部作品,才解救了许多喜儿一样的姑娘,这是我所期望的。但最后群众围起一个圈,伸出手指申讨黄世仁时我感到背后一凉,想到太多站在此圈中被批斗的人。人能够被这么单纯地划分为不同的善恶阵营吗?不能的。扁平人物的性格特征太容易被现实中的人当作模子,而后将自己代入角色,一部分人因此获得崇高感。纠正过头就会成为另一种压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