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2014)

일대일UP:2021-06-09

一对一

评分:6.1 导演:金基德 编剧:金基德
主演:马东锡 / 李伊庚 / 金永敏 / 赵东仁 / 刘台午 / 安智慧 / 赵宰龙 / 金重基 / 周喜中 / 崔奎华 / 严华永 / 朴素丹
类型:惊悚 / 犯罪
片长:121分钟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影片别名:逐个捉(港) / 我是谁 / One on One
上映:2014-05-22(韩国)
IMDb:tt3696126

一对一简介

令人窒息的黑夜,一名女子高中生惨遭数名男子劫持杀害。时间过了一年,衣冠楚楚的吴贤和女友在餐厅约会吃饭,虽然对方一个劲儿打听他的工作,但他顾左右而言他,绝不提起一个字。夜幕降临,送走女友后的吴贤正准备开车回家,谁知却被两个全副武装的军人模样男子绑架。他被押到一处阴森恐怖的所在,一番刑讯逼供之后,他承认了去年5月9日所犯下的罪行。不久之后,名叫郑易世的男人被同一伙人马绑架,受尽屈辱之后他在车中开枪自杀。这伙人均由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组成,他们聚在一起,挨个狩猎审讯去年杀害了女孩的凶手,一步步逼向真凶。吴贤悄悄跟踪他们,发现了这些人的真实身份。
  两组失魂人马,一群彷徨之人,手持利刃彼此伤害……

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经典奖 威尼斯日奖(提名)金基德

简评

没想到金基德还对于阶级议题有想法,金基德其实还是在用轮回的概念来表达他的欲望主题。金基德不仅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创造,同时他还用一次又一次的暴力行为和罪犯的死不悔改来表达一种悲观的态度和暴力的无用性。几乎就是《圣殇》的反面,《圣殇》几乎达到了一种救赎与惩罚达到可能,而《一对一》完成的只是意识形态的同化同时也几乎切断了救赎的可能,表现了一种对恶的无能为力。

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乏善可陈的叙事方式。一个社会底层人组成的地下法庭,逐个追击着一桩谋杀案的施暴凶手。金基德一反常态地在这部电影里加入了诸多语言,却又如以往电影一般将佛理置之于内,更将《莫比乌斯》中一人分饰两角演化成在这部电影里的一人分饰多角,以喻芸芸众生。以复仇为由而愈陷愈深的施暴行为,将人生寄诸于无脑听命上级的机器,正义与邪恶,盲目与服从,没有轮回救赎,只是无尽绝望。

,虽然也是金基德失手的作品,但至少比《人间,时间,空间与人》强吧。三间明显用力过猛,剧情完全为寓意服务因此显得荒诞可笑,而牺牲了剧情的寓意更是空洞虚无,也就剩下血腥猎奇吸引人了。而《一对一》在血腥上尤为克制,使电影避免因为太猎奇而喧众取宠的作品,即使剧情有漏洞,仍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寓意更是接近现实生活,缺点也就是剧情乏味,部分人物脸谱化了些。

被虐者、施暴者、执行者、见证者都是同一个人饰演,这种同一个片子中一人扮演不下于10种角色的大胆尝试,也就金基德这么匠心独运了,容易引起困惑和混乱,但也很牛逼。是一场对杀女仇人的报复。但又不仅限于此,对社会低层的关注,对背叛,对压迫,对独裁,对统治与被统治诸多方面的涉及。对阿里郎和春夏秋冬又一春从不同方面的再次表达。最后的结尾也很不错,一动不动被打死,用的就是一开始的工具和服装。

交代小人物生活境况的讲述方式很有意思。//这些人各自的经历,片段式的描绘,揭示了韩国社会中的一些残忍现象诸如阶级歧视、家暴、朋友骗钱等现象。这些冲突很精彩,(我觉得这部电影也没有别的亮点了),妙在它的交锋中,每一层对话的来回都递进一份冲突,更深一层悲哀,很像鲁迅的文字。//狗头,看到一半查了一下,我真不知道有一人饰八角。。。这八个角色没有名字,与其他角色(数量多、没有特别突出)一样没有名字或名字不重要,使我以为我对韩国中年大叔脸盲。//结尾。一个悬疑到最后真相对不上它前面的铺垫。更重要的是,人的形象崩了。导演没有想好这个的命题。如果他塑造的这个人只是,以暴制暴,太浅了。或许导演又没想尝试解决社会矛盾,他只表现艺术冲突。更甚,圆不了了,找一个工具人把“正邪”都毁灭掉吧,毁灭就能画一个尾声。

用暴力对抗权利,显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但是作为普通人被压迫被剥削以后,在艰难绝望背后,萌生出来只有动物本能,最基本的攻击性了吧,暴力也是无能为力之后最简单的反抗了。这也让我想起了《天注定》。暴力往复循环的结果还是更极端的暴力,无法唤醒人性的爱和善,最后就像本片意外的没有任何救赎,留下是完完全全的绝望。

2020-12-15,假如东方不败跟任盈盈易地而处,假如金基德跟洪常秀易地而处,想象八九十年前的国人看左翼电影,想象八九十年后的人看《一对一》,更直白的《残缺》,电影里的鲁智深坐化——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金基德后期电影少丰盈的细节,符号沦为工具,发展不出自己个性的质感跟节奏,但仍是题旨宏大而不空洞,最后补一条蛇足:这就是我要拍给你看的,就是在说你,你的处境,真的明白了吗?比起那些“我就是要把你煽哭”、故作“高级”的导演可爱率真很多,教人想起九十年代喋喋不休的杨德昌作品,后辈观众是否能收受金基德这份真诚?留待时间检验,但这个社会大概还是很难变好

4/10。一对一的权力结构:帮凶是独裁的受害者,也为权力阶级服务,影子小组既是独裁的牺牲品,也间接造成新的独裁统治;七个影子的被压迫和施暴者的身份随着白天和黑夜相互转换,餐厅服务员对嚣张的顾客、被骗光带着母亲露宿的老实人对骗财的友人、妻子生病的贷方对冷血的债主、依赖男友生活的女人对家暴的男友、靠哥哥留学却无业的弟弟对辱骂弟弟的哥哥、汽车修理工对自大的老板、女儿遇害的头目对服役期间挨打的僧人,七组对立群体的设置说明独裁现象在韩国社会无处不在,底层可以用暴力换取一点平衡,但冲动的迅速消散又恢复软弱的本性,恨之后是对因果轮回的认同,无论正义与否,施暴终将被暴力制裁,吴贤轻蔑地说想被人捆起来打之后被假军人拷问,结尾影子头目身穿袈裟盘坐山头,身后手持钉棒的军人将其打死。PS:精髓尽失的金基德沦落到网大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个片子6分有点低。其中关于阶级,人性,欲望和社会的讨论,虽然很粗糙,但值得我们天朝深思。失败在废话太多,没有把导演的实验色彩转化为好故事,尤其是剧中被拆迁老太太站在废墟瓦砾之上提壶浇水的画面,印象很深。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你的生死,甚至只是别人的一个玩笑。“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但如果都按真相行事,那这个世界就完了。”一切都为了生存,理解万岁。冤冤相报不会休,我们跟他们一样卑鄙又光荣。

剧情晦涩难懂,麻蛋,一直知道金基德是文艺片导演,我TM干嘛要看嘛。全片都在揭露人性的丑恶,看得我火冒三丈。生活已经很艰难了,就TM想看部电影放松一下,何必呢。看下面那些捧臭脚的五星评论,真的是恶心到我了。这些所谓的文艺片里讨论的人性啊,世界观啊,全TM是导演的私货,世界是怎么样的,人性是善是恶,不是靠一部电影就能评价的。文艺片说白了就是导演把他的价值观塞给你,除了那些捧臭脚的,谁会喜欢?每个人的价值观就有所不同,尤其是以金基德为首的崇尚人性本恶的导演,拍出来这些黑暗尖锐的东西,给不了人愉悦,给不了人思考,只有极度恶心之感。非常不推荐!找罪受的可以试试

极恶至善。这是一个金基德版的《神探大战》,但创作更早表达更细腻议题也更深刻。“一对一”的双方并不是两伙人或者两个阶层,而是来自于每个人心中“善”与“恶”的纠缠、交媾、对抗和分裂。《一对一》(善恶同源、恶的同质性&一人分饰八角)和《莫比乌斯》(欲望与毁灭的循环&零对白)创作于同一时期,都体现了金基德在电影创作上的高度自觉和永不懈怠,不断在形式、主题和题材上寻求延展、破界。《一对一》有一些类型片元素,叙事结构完整且讨巧,但议题的选择及表达方式却依旧沉重。无论是政府高官,还是复仇团伙头目,抑或金基德自己,他们的角色又都何尝不是搅乱了水域生态的“黑鱼”呢?影片结尾,既有《圣殇》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有《春夏秋冬又一春》的宿命轮回,都是典型充满金基德意味的影像表达。

情节处理总是这么粗糙,但大结构还是值得玩味,还是关于复仇的莫比乌斯环结构,适合当下的国人来看,压迫和被压迫,施虐和被施虐的情况,变成了因果循环。复仇者把复仇的对象变成了新复仇者,然后从跟踪到反被跟踪。到最后的失败,和新的得道者产生继续循环。被施虐的底层在拥有暴力工具后对独裁产生出同情,生不如死但生活的痛苦并没有那么难以忍受,蛇头鱼和泥鳅的歪理学说,基本涵盖了社会运动的发展到必然消亡的过程。

获得奖项

  • 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71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欧洲电影联盟奖-威尼斯日最佳影片
    提名:威尼斯经典奖-威尼斯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