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8.6 导演:高佛雷·雷吉奥 编剧:Alton Walpole / 高佛雷·雷吉奥 / Michael Hoenig 主演:Lou Dobbs / 泰德·科佩尔 类型:纪录片 / 音乐 片长:86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无对白 影片别名: 上映:1983-09-14 IMDb:tt0085809
第3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高佛雷·雷吉奥
通常我會放下解讀,正如曾是牧師的高佛雷·雷吉奧,放下語言,轉用光影禱告。我看到速度會改變材質,大水與浪花,好似玻璃漸起,又似泥般稠膩;我看到奔馳中扭曲的光束,比我在任何科幻片中所見過的還要瞠目;我看到廣場中虛化疊加的人群,好似幽靈般,只是他們勞碌;我看到街頭的人,對攝影機的防備與瞠視。我看到火箭起飛,如白日焰火般曇花一現,美麗而後無盡的下墜,緊追著它的鏡頭,穩定得讓我懷疑它靜止在半空;我沒有見到KOYAANISQATSI,霍皮語,瘋狂的生活、生活動盪、生活失衡、生命瓦解、需要另一種生活方式的生活狀態;我只是聽到Philip Glass配樂的低語,穿梭現代間的繽紛;看著這翱翔七年所雕刻的時光,我想念起齊柏林,誰還為我們拍?
几乎无法去评价的一部作品,它的影像逻辑是主观的,但是影像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客观的,这或许让电影的客观表达在无法用语言概括之外又看到了创作者试图让电影呈现的意图——万物都在遵循它自有的逻辑在运转,但与此同时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坏。从客观的记录,我们看到地球上自然、工业、人类都成为一颗颗构成这个生存游戏中的螺丝钉,但从主观的逻辑导演让我们意识到地球或许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充满着不健康。导演从视觉上呈现了非常敏锐的影像视角,它透过镜头的运动来捕获所有客观的地球生命自然的运动,说它像影像诗歌我倒是不赞同,配乐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影像的基调,在并不那么纯粹的影像下,选择性的给出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和结果。其实这个作品和隐入尘烟是同一个问题,既淡化主观意识又整体屈从于主观的逻辑。
.22@ Alamo Drafthouse Cinema. 第一次去这家影院,曼哈顿下城这家氛围很酷,并提供餐饮酒水服务。这次的放映是影院近期的一个1982年系列电影影展。片子本身解读的开放性很强,没对白,全凭影像和配乐,倒也不无聊,就是画质有点渣。70年代的纽约街头景象还是很有趣的
立意多加一星。没想到80年代就已经有关于人类生态思考的影像了。形而上的拍摄视角,摄影很有哲学意味。不喜配乐,平添一份故弄玄虚,不见得别的古典乐就不行。后三分之一看得我泪眼婆娑,差点没睡过去。作为整体意义上的人类的活动轨迹或者生存形态跟集成电路板上的电子好像没什么两样。自然、时间、坍塌、夜景、车流、人潮、人的物化、沧海桑田、过眼人烟、因果循环。
这片子的主题没啥新鲜的,以前住在东三环旁边的十几层顶楼,每天看蝼蚁般的车流,感受过了。开场二十分钟的自然景,选景一般,我还是怀念《工人炼狱》那种人与自然对撞又亦真亦幻的感觉,这里的自然景就很平了。接着大约十几分钟的过渡段落,比较典型的镜头是大楼反射的蓝天白云,由此切入人类社会,有几个军事镜头加的莫名其妙(没必要在这个阶段就亮出人类的混乱一面,本片主题也跟军事关系不大),然后是半个多小时降格呈现的匆忙人类,在车站、商场等各种场所的人流,最后十分钟收尾。电影讽刺性挺明显的,当你感觉到自己也可能是镜头里滑稽闪过的一个影子时,可能也会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感到怀疑吧,但作为电影主干的一大坨降格肯定是个啰嗦的编排了,毕竟这片子主题也谈不上高深。配乐和剪辑配合的很好,互相成就了属于,其实整个技术环节都挺好
,说白了就是装逼。纯靠剪辑蒙太奇来处理视觉素材,因此上升到哲学宗教高度什么的完全就是装逼。辛普森一家里,otto把这片子的dvd盖在头上然后吃上一颗致幻蘑菇。看完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了。,尤其是美国80s的城市化,商业化让人叹为观止。纽约的钢筋丛林拍的十分震撼。《守望者》拿去好多,成就了另外一番经典。
2/5/2021 看过baraka再看就失掉了许多震撼,不管从配乐或影像上都有着一种回归,从单一的低吟到纷杂的polyphony,分解seventh chord配上各种客观远景,自然,开采,创造,毁灭,发展,异化,特写,毁灭,自然,又回到最初的低吟;找寻新的生活方式去哪找呢?何为不失衡的生活呢?
翻了收藏夹才发现自己竟然差点错过这部神作,实在是惭愧。最初五分钟都是自然风光的大空镜,确实节奏缓慢昏昏欲睡,但20min左右人类出现,工业社会带来的各种纷繁复杂机械化与高亢奋进的交响乐高度统一,全片简直就是工业进化史诗,说为神话也绝不为过。音乐、镜头叙事和剪辑都堪称教科书,Godfrey成为我个人新晋纪录片男神!
感动,哭。音画契合度百分百,本来是当作格拉斯周边收的。曾深夜在异地的快捷酒店,看到窗外灯光,听到路上车声,清醒状态下,哭到不能自已。人类文明这么美,但最终会消失,非常非常可惜。机械化,工业化,失衡的现代生活,也都是文明之美啊。人类一定要走出去,这么大的宇宙,蝼蚁也要用力活着。
可以说是《天地玄黄》的前身。宇宙飞船升空的瞬间,和宇宙大爆炸差不多。城市中穿行的延时把所有灯光拖拽成丝,宛如进入一个时光隧道。宇宙飞船升空,爆炸,解体,镜头跟随着直线坠落的零部件,想起来911时那位绝望坠楼的人。不知道后来的很多电影或者纪录片是不是都有本片的一些印迹,Philips Glass的太空歌剧音乐像是《星际穿越》里关于时间的主题曲。
看完后立刻明白《星际穿越》的配乐的重要性。本以为会比较无聊,但你沉浸进去,跟着导演的思维一起看,会发现明明展示的都是那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和生活状态,却变得不一样了。首先是上帝视角所造成的,从人群里自然中抽离出来看这一切,加上加速减速对比使用,剪辑蒙太奇,虽然几十年后看这些场景都烂大街了不新鲜了,但在配乐和有意识的相似镜头堆积下,产生了不过时的存在强烈的抽离感和荒谬感。每个人想到的表现失衡生活的方法肯定都不一样,但现在没几个人会拿这种像城市宣传片的镜头的内容来告诉大家这是失衡的。一切看起来都如此井然有序。但仔细一想,确实是失衡的,我们只是身在其中习惯了罢了。看到心跳加速,很神奇。对电影也有了新思考。想到科长说电影最原始朴素的内容就是视和听。没有对白,没有冗杂眼花缭乱的东西,也足够震撼。
前半段以精妙的取景、优雅的无调性音乐、舒缓的镜头语言和恰当的尺度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感觉,后半段则用同样的技巧让人变得异常烦躁,最后的破坏和坠落则让人得到释放和舒缓。导演用画面和音乐共同构筑了一种新的类音乐的艺术种类,它是不同于纪录片的,尤其是具有情节的纪录片;同时又通过画面增强了人的情感共鸣。我们可以说它是塔可夫斯基的无情节版本,或者“man with a moving camera”的成熟版本。
简评
通常我會放下解讀,正如曾是牧師的高佛雷·雷吉奧,放下語言,轉用光影禱告。我看到速度會改變材質,大水與浪花,好似玻璃漸起,又似泥般稠膩;我看到奔馳中扭曲的光束,比我在任何科幻片中所見過的還要瞠目;我看到廣場中虛化疊加的人群,好似幽靈般,只是他們勞碌;我看到街頭的人,對攝影機的防備與瞠視。我看到火箭起飛,如白日焰火般曇花一現,美麗而後無盡的下墜,緊追著它的鏡頭,穩定得讓我懷疑它靜止在半空;我沒有見到KOYAANISQATSI,霍皮語,瘋狂的生活、生活動盪、生活失衡、生命瓦解、需要另一種生活方式的生活狀態;我只是聽到Philip Glass配樂的低語,穿梭現代間的繽紛;看著這翱翔七年所雕刻的時光,我想念起齊柏林,誰還為我們拍?
几乎无法去评价的一部作品,它的影像逻辑是主观的,但是影像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客观的,这或许让电影的客观表达在无法用语言概括之外又看到了创作者试图让电影呈现的意图——万物都在遵循它自有的逻辑在运转,但与此同时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坏。从客观的记录,我们看到地球上自然、工业、人类都成为一颗颗构成这个生存游戏中的螺丝钉,但从主观的逻辑导演让我们意识到地球或许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充满着不健康。导演从视觉上呈现了非常敏锐的影像视角,它透过镜头的运动来捕获所有客观的地球生命自然的运动,说它像影像诗歌我倒是不赞同,配乐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定义了影像的基调,在并不那么纯粹的影像下,选择性的给出了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和结果。其实这个作品和隐入尘烟是同一个问题,既淡化主观意识又整体屈从于主观的逻辑。
.22@ Alamo Drafthouse Cinema. 第一次去这家影院,曼哈顿下城这家氛围很酷,并提供餐饮酒水服务。这次的放映是影院近期的一个1982年系列电影影展。片子本身解读的开放性很强,没对白,全凭影像和配乐,倒也不无聊,就是画质有点渣。70年代的纽约街头景象还是很有趣的
立意多加一星。没想到80年代就已经有关于人类生态思考的影像了。形而上的拍摄视角,摄影很有哲学意味。不喜配乐,平添一份故弄玄虚,不见得别的古典乐就不行。后三分之一看得我泪眼婆娑,差点没睡过去。作为整体意义上的人类的活动轨迹或者生存形态跟集成电路板上的电子好像没什么两样。自然、时间、坍塌、夜景、车流、人潮、人的物化、沧海桑田、过眼人烟、因果循环。
这片子的主题没啥新鲜的,以前住在东三环旁边的十几层顶楼,每天看蝼蚁般的车流,感受过了。开场二十分钟的自然景,选景一般,我还是怀念《工人炼狱》那种人与自然对撞又亦真亦幻的感觉,这里的自然景就很平了。接着大约十几分钟的过渡段落,比较典型的镜头是大楼反射的蓝天白云,由此切入人类社会,有几个军事镜头加的莫名其妙(没必要在这个阶段就亮出人类的混乱一面,本片主题也跟军事关系不大),然后是半个多小时降格呈现的匆忙人类,在车站、商场等各种场所的人流,最后十分钟收尾。电影讽刺性挺明显的,当你感觉到自己也可能是镜头里滑稽闪过的一个影子时,可能也会对自己的存在状态感到怀疑吧,但作为电影主干的一大坨降格肯定是个啰嗦的编排了,毕竟这片子主题也谈不上高深。配乐和剪辑配合的很好,互相成就了属于,其实整个技术环节都挺好
,说白了就是装逼。纯靠剪辑蒙太奇来处理视觉素材,因此上升到哲学宗教高度什么的完全就是装逼。辛普森一家里,otto把这片子的dvd盖在头上然后吃上一颗致幻蘑菇。看完你就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做了。,尤其是美国80s的城市化,商业化让人叹为观止。纽约的钢筋丛林拍的十分震撼。《守望者》拿去好多,成就了另外一番经典。
2/5/2021 看过baraka再看就失掉了许多震撼,不管从配乐或影像上都有着一种回归,从单一的低吟到纷杂的polyphony,分解seventh chord配上各种客观远景,自然,开采,创造,毁灭,发展,异化,特写,毁灭,自然,又回到最初的低吟;找寻新的生活方式去哪找呢?何为不失衡的生活呢?
翻了收藏夹才发现自己竟然差点错过这部神作,实在是惭愧。最初五分钟都是自然风光的大空镜,确实节奏缓慢昏昏欲睡,但20min左右人类出现,工业社会带来的各种纷繁复杂机械化与高亢奋进的交响乐高度统一,全片简直就是工业进化史诗,说为神话也绝不为过。音乐、镜头叙事和剪辑都堪称教科书,Godfrey成为我个人新晋纪录片男神!
感动,哭。音画契合度百分百,本来是当作格拉斯周边收的。曾深夜在异地的快捷酒店,看到窗外灯光,听到路上车声,清醒状态下,哭到不能自已。人类文明这么美,但最终会消失,非常非常可惜。机械化,工业化,失衡的现代生活,也都是文明之美啊。人类一定要走出去,这么大的宇宙,蝼蚁也要用力活着。
可以说是《天地玄黄》的前身。宇宙飞船升空的瞬间,和宇宙大爆炸差不多。城市中穿行的延时把所有灯光拖拽成丝,宛如进入一个时光隧道。宇宙飞船升空,爆炸,解体,镜头跟随着直线坠落的零部件,想起来911时那位绝望坠楼的人。不知道后来的很多电影或者纪录片是不是都有本片的一些印迹,Philips Glass的太空歌剧音乐像是《星际穿越》里关于时间的主题曲。
看完后立刻明白《星际穿越》的配乐的重要性。本以为会比较无聊,但你沉浸进去,跟着导演的思维一起看,会发现明明展示的都是那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和生活状态,却变得不一样了。首先是上帝视角所造成的,从人群里自然中抽离出来看这一切,加上加速减速对比使用,剪辑蒙太奇,虽然几十年后看这些场景都烂大街了不新鲜了,但在配乐和有意识的相似镜头堆积下,产生了不过时的存在强烈的抽离感和荒谬感。每个人想到的表现失衡生活的方法肯定都不一样,但现在没几个人会拿这种像城市宣传片的镜头的内容来告诉大家这是失衡的。一切看起来都如此井然有序。但仔细一想,确实是失衡的,我们只是身在其中习惯了罢了。看到心跳加速,很神奇。对电影也有了新思考。想到科长说电影最原始朴素的内容就是视和听。没有对白,没有冗杂眼花缭乱的东西,也足够震撼。
前半段以精妙的取景、优雅的无调性音乐、舒缓的镜头语言和恰当的尺度给人以如梦似幻的感觉,后半段则用同样的技巧让人变得异常烦躁,最后的破坏和坠落则让人得到释放和舒缓。导演用画面和音乐共同构筑了一种新的类音乐的艺术种类,它是不同于纪录片的,尤其是具有情节的纪录片;同时又通过画面增强了人的情感共鸣。我们可以说它是塔可夫斯基的无情节版本,或者“man with a moving camera”的成熟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