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2002)

Old Jing with His Regular CustomersUP:2021-04-07

剧照演员表影评
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评分:9.1 导演:施润玖 编剧:
主演:靖奎
类型:纪录片
片长:54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敬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 / Old Jing with His Regular Customers
上映:2002
IMDb:

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们简介

敬大爷(靖奎 饰)是一位87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他是一位从旧社会走来的老剃头匠。这位家住北京什刹海景山西街附近的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解放前在地安门开理发馆,接待过不计其数的主顾。解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繁多的发廊相继兴起,而像敬大爷这样凭着传统手艺吃饭的却越来越少,古老的剃头匠们已被时尚人类抛弃在穷街陋巷之中。敬大爷每天穿梭各个胡同之间,登门为那些相识几十年的老主顾理发刮脸。这群老人中有的健谈、有的沉默、有的达观、有的已是弥留……20多年时间里,400多位孤独、无名的老人离开。而敬大爷则怀着一颗平实达观的心,以仪式般的郑重送走每一个相伴多年的老主顾……
  本片荣获2002年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长片类大奖、长片类编导奖和录音奖。

简评

这部片子拍摄和我相距很远的对象——老人。提醒我可以从老人的朴素人生价值观思考问题,特别是以前的知足,以前的艰苦日子后的观念。所以,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老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朴素的观念对我来说不起作用,我还年轻,还热血沸腾,还可以折腾,还想体验很多事。当下面对的困难,若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一切的困难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大爷和他的老主顾差不多年纪,但身体很硬朗,大爷继续的工作也是他对自己的生活的积极慰籍吧。人,是会老的。片子很好,是很重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思考。感谢。

五十岁以下的都不懂咱这手艺活儿了,刮脸、绞鼻须、掏耳朵。想起了波的爷爷,给人剃了五十年的头,老伴走了桌上一直端端正正摆着两人二十多岁的结婚照。我爸每次回老家只去他那剃头,前几年还五块钱一次。很仔细很耐心给脸也刮得干干净净(我也刮过两次真的很舒服)。靖大爷二十年送走了四百多个老主顾,死了没了完了从他嘴里说来一点也不凄惨,“想不通就是受罪,想通了就是幸福”,抽烟唠嗑蹬三轮,耳不聋眼不花,人生如梦。

记忆里的北京。老去的本质。老了当然要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挣脱轮回。不然一轮一轮地回来,做人做动物做恶鬼下地狱,特别boring。纪录片得奖后,导演和朋友去看望靖大爷,闲聊时,老人家讲了两个亲身经历的灵异故事。一个是关于民国时的化成人形的住在人类社区的狐狸精,第二个是大爷年轻时和一个学过道法的朋友聊天,乱试,招来了一团黑烟和一个小小的精怪类的生物,那个东西看俩人是瞎胡闹,离去了。不过老人晚年依然是无神论。

一开始看完,除了觉得挺平静然后第一反应是“这也没啥呀,就是平常的生活记录”,甚至涌现出“原来大爷剃头时,也得听各种人自我的唠叨”。但很快觉得我也太刻薄了,平常的生活记录本身就很有力量,老人们除了在定期来的剃头匠年前唠叨几句,还能找谁唠叨呢?大爷的生活心态很乐观“生活就是吃饭”。嗯,生活就是解决吃喝,有吃有喝就行了,除了生与死,其余的又多大点事呢?

这部和剃头匠对比着来看,可以看出纪录片和电影在表达上的差异。纪录片的情绪是真一些,但也更加零碎,电影有时确实很假,情节、对话都透露出刻意和做作来,但情绪却被很精确地提炼出来。我看剃头匠的时候,记得敬大爷常说:应干干净净地死去,只消他多说几次,观众自然清楚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对他的执着多一丝敬佩,但看这部时,敬大爷的工作只剩下真实生活的鸡零狗碎,一地鸡毛,让我对世界的乏味多一份确定,这也不是说全无好处,真有真的力量,只是这种东西没法让人的想象力得到宽慰,没办法让人心里泛起激动的波澜。

在看到靖大爷和第二个主顾的聊天内容后,当时感受非常深刻。老人高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子女的负担,靖大爷让顾客不求,他一直在劝解每一位顾客。帮助他们释怀。在纪录片了,靖大爷一直在别人家,或者是在去别人家的路上。这让我非常想更了解他自己的生活。在些时刻,老人对一些儿女真是尴尬的存在。老人必须忍受子女的抱怨,真的挺可怜的。

大爷是真活明白了,不仅上门为主顾们服务,可以看到大爷对人都是一视同仁,很多他去服务的主顾,也都只是普通工人退休罢辽,而且还兼职心理医生,开导这帮老头。这样心平的人,才能活到101岁啊!看到这部纪录片和后来的剃头匠,有点馋爆肚张了!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一个剃头匠的职业素养,就是常在自己的口袋里放一把可以随时梳自己头发的小梳子,老爷子真体面人啊!

老一辈的剃头匠真是个充满温情的职业,看着敬大爷慢慢地给其他老大爷剃头刮脸,跟有趣的大爷侃大山,对生病的大爷宽心说做人要知足,叮嘱独居大爷好好吃饭,要有想法。结尾敬大爷回到家调好电视节目,点一根烟,又提着皮包去公园让别人给他理发,还是像他跟别人聊天那样聊天,突然觉得人这一辈子也就这样简单,真是想通了就好过,想不通就不好过,这简单又不容易的人生哲学啊。

一套修容器具、一辆三轮车,构成86岁理发师的一生。通篇文本不多,闲聊又占了大半,却句句是人生箴言。我以为这部电影才是对“体面”的最朴素诠释,现在人追求的只是“体面”的矫饰。愿我也能褪去表面的花哨,实现靖大爷这般知行上的本质“体面”。“人活着就是一个吃饭的问题,只要不愁吃不愁喝日子过得去就可以了,但是要以善心对人,多做点事情就能多活几年。对他来讲,想不通就是受罪,想通了就是幸福”。

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我就觉得理发师会是纪录片、纪实性影片很适合的选取题材。因为这一职业可以接触到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以他们的视角来观察社会人群非常合适。本片正是这一题材,围绕一位剃头老手艺人,记录他身边老一辈顾客的生活、观念等等,从片子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这一切都是非常自然的。在拍摄手法上没什么特别之处,基本就是表现摄影机的“记录”功能。不到一小时的时长也是很合适,不会因冗长而使观者感到无趣。

很动人的流水账。驼着背的八十岁长辈每天骑着自己的三轮车去老主顾们的家里上门服务,聊天的时候轻松聊天聊到生死,给快过世的客人认真剃须剃头,出门后笑着说二十年死了四百多人,等他们死光了他也就不干了。给尚小云剃过头能凑在台边上看戏。给无数人剃头的剃头匠也不能为自己剪发。不知道这位长辈现在还在不在世,但对他来说离开仿佛也只是自然而然换了个地方而已。看的时候有点羡慕光头和长胡子的人!

靖大爷的老主顾二十来年死了四百多,他笑说:“完了完了,得了,他们死完了我也就不干了”。2002年10月底的北京透出寒意,靖大爷87岁,从事理发行业70年,解放前在繁华的地安门大街拥有自己的理发店,现在骑着小三轮,给什刹海的居民上门理发。靖大爷的老主顾有几个特点:高龄,男性,爱聊生死,退休工人为主,曾经也有梅兰芳傅作义这样的贵客。靖大爷是个货真价实的手艺人,那把剃头刀在他手上舒展自如,一招一式很有范,刮头、刮脸、刮耳毛、剪鼻毛。北京市中心什刹海的那片居民区,2002年还是老破小,一眼望去的简陋,烧的蜂窝煤,和普通乡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并没有两样,老主顾们偶尔会谈论起即将拆迁的话题(以后北京发展越来越快,差距一下拉开了)。靖大爷的头发是谁理的呢,原来他就在路边找个露天理发摊完事,也不提自己职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