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入羊口(2007)

Lions for LambsUP:2021-06-06

狮入羊口

评分:6.9 导演:罗伯特·雷德福 编剧:马修·迈克尔·卡纳汉
主演:罗伯特·雷德福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汤姆·克鲁斯 / 迈克尔·佩纳 / 彼得·博格 / 德里克·卢克 / 安德鲁·加菲尔德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92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命运迷墙(港) / 权利风暴(台) / 羊牯领猛师 / 送给羊群的狮子
上映:2007-11-09(美国)
IMDb:tt0891527

狮入羊口简介

一场阵容豪华的政治秀。
  西海岸大学的两个热血青年Arian(德里克·卢克 Derek Luke 饰)和Ernest(迈克尔·佩纳 Michael Peña 饰),受他们理想主义导师Dr. Stephen Malley(罗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 饰)的精神鼓舞,决定去做一些积极追求生活理想的事情,奔赴阿富汗参加了反恐战争,但这两位青年绝对没有想到,所谓的战争,无关人类和平、国家大义,只是让自己在战场上活下去而已。
  与他们命运紧密相连的另一端,美国国内情况迥然不。在加利福尼亚,苦恼的Dr. Stephen Malley试图以Arian和Ernest参战的事情为例,说服自己的学生Todd(安德鲁·加菲尔德 Andrew Garfield 饰)不要放弃政治学习,但Todd全然反感Dr. Stephen Malley的激进想法。而在千里之外的华盛顿,总统候选人、参议员Senator Jasper Irving(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发现自己正卷入一场政治密谋,他准备向电视台记者Janine Roth(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透露有关阿富汗战争的惊人内幕,此番举动很可能直接影响到正在前线作战的Arian和Ernest的命运。

简评

/ 三条线一直换,不过我就主要是看汤梅那条线的。影片主题还是不错的,一些有理想的年轻人怀着报效国家的崇高理想参军到无奈的战死沙场..而这些士兵对于那些坐在空调间里的那些人只是棋子。一战德国人非常尊敬英勇的英军士兵们而他们却被无能的将领领导。将雄狮一样的士兵白白送入羊的口中,这就是本片片名的由来 。

在我看来这是标准的励志片,再一次成功的输出了美国梦的定义。但我不就是pro嘴里离现实保持距离的人吗,我总是故意划走有关时政的新闻,我不想知道世界上哪里在发生战争,我不想知道我的国家是如何被误解的,甚至害怕听到相关新闻,我怕我听完只有愤怒却什么也做不了,我曾经也不是这样的,我曾经热衷于了解、参与。我得做点什么

多棒的反战电影啊,精彩的debate,超绝的cast,值得再看一遍。真是羡慕好莱坞能写出这样的剧本和台词,三条线的交织,台词的内在思辨和外在表现力都如此完美,演员也能完美的表达。阿汤哥虽然满嘴都是bullshit,都依然让人想给他投一票总统选票。加菲当年多么的灵。雷德福给他自己选了设定最好的角色。梅姨倒只是不过不失。换个国别,只怕是想找出能读这些台词的演员都难,也可能是观众缺失。

发动战争以战争谋利的阶层不会自己上战场,用虚无缥缈的东西裹挟怀抱理想主义的热血幼稚青年自我牺牲。女记者看清了真相不愿同流合污而被抛弃,俩学生明白了又不完全理解代价而成了“微不足道的代价”。与教授对话的学生正准备行走在尽自己所能改变的路上。积重难返,改革很难,我本人持悲观主义,但尝试可能失败,不尝试一定失败。

有深刻的立意,有对媒体的盲从、美国鹰派政治的谎言和虚伪和当代青年角色或盲从或冷血或不知所措的认真反思,剧本里有金句,强大的卡司演得也挺认真,但却被没什么特色重点不突出的叙事手法讲成了一个不疼不痒甚至让观众有些不知所云的故事,剪辑太乱收尾太草率,很难引起观众在理性和情感上的共鸣。

6/10。一场图像化的新闻伦理课和公民教育课,教师认为学生多关心政治能挽回国家走上歧途,现中贫民和有色人种为社会福利参军阵亡在寒冷山谷,鼓吹英雄主义的白人参议员却坐办公室夸夸其谈,女记者希望第四权力能反对政权用战争获取民意,商业社会中战事仅是娱乐新闻底下的滚动字幕决定了她的努力失败。

感觉豆瓣的剧情简介有误,阿汤哥发现自己卷入一场政治密谋?两个士兵参军是因为受到导师的鼓舞?seriously?!!罗伯特雷德福饰演的导师确实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要因为政治家丑陋就对政治完全充耳不闻,但他并不鼓励自己的学生去参军,因为他不希望这些勇敢的学生因为一些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军官而白白送死(也就是所谓的狮入羊口),他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用政治手段去改变现状而已,另外阿汤哥所代表的鹰派更是打着一贯的国土安全和大局意识为借口,忽视个体、忽视代价以满足他们膨胀的侵略欲望和好战心理。本片看上去更像是一出辩论戏,两对人物的谈话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对美国军事、政治状况作了不同角度的评价和剖析,同时插入在新策略的执行后,美军士兵个体毫无意义的牺牲画面,加上结尾一座座墓碑,则充满了对战争的斥责和对烈士的惋惜

是美国的政治宣传片?还是反战宣传片?看似三条线,实际就是两条线,一条上层政治的意识纠葛,一条是下层民众的观点碰撞。上层揭露了媒体对战争的推动作用,以及智库对于战争冷酷和好大喜功的态度。下层从一个教授与三个学生的故事,展现出作为战争参与者(有色人种居多)和吃瓜民众(白人居多)对于战争的态度。一个角度,是美化美国对于他国的侵略战争,宣传一种敢于践行所谓理想的英雄主义,另一角度也会渲染一些狭隘的反战情绪,即为了政治家的野心,牺牲有志青年。影片的缺陷,语言表达太多了,比较枯燥乏味。实际上,对于战争,理想主义者、犬儒主义者、现实主义者、虚无主义者各自有着各自的站位观点和客观环境,随着时间抽的长短以及宏微观的程度的不同,以及自身生存与利益格局的不同,自然而然地会呈现出各种态度。

一个从不愿意承认自身错误的国家,一群要么过于“理想”妄想参与历史、要么“颓废有理”将自身切割出现实的青年,一类总是将明星离婚视为今日头条,将生命和战争打成字幕条飘过的新闻报道,几位不知道如何在此种境地下发挥自己作用遵从内心的知识分子,2020年再看此片,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三个场景同时进行,两段有关的政治对话,一段营救美军士兵的行动!政治色彩颇浓,911之后美国人成为过街老鼠!影片野心很大,最后也未明确政治立场,停留在年轻一代的张望等待抉择的眼神中,而电视里的新闻滚动字幕,美军再次占领某高地!2007年的电影,估计再过几年,美国人任然还是杀戮一代!

第一千个标记献给菲。很有时代痕迹的电影。其实结构很有意思,好像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清晰的三条主线交叉剪辑,前一个小时甚至基本只有三个单一的场景。以时间线不明的cross-cutting本身制造悬念。逻辑挺连贯的,但最大的缺陷是结尾太仓促了,本来是一个很值得继续深入挖掘的主题。

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