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1970)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Indagine su un cittadino al di sopra di ogni sospetto)是一部1970年的意大利电影。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国际影评人协会奖、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评分:7.8
导演:埃里奥·贝多利
编剧:埃里奥·贝多利 / 乌戈·皮罗
主演:吉安·马里亚·沃隆特 / 弗洛琳达·布尔康 / 詹尼·圣图乔 / 奥拉齐奥·奥兰多 / 阿尔图罗·多米尼奇 / 阿勒卡·柏热 / 维托里奥·度瑟 / 萨尔沃·兰多纳 / 菲利波·德·加拉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112 分钟 / Norway: 115 分钟(1970)地区:意大利
语言:意大利语
影片别名:调查可疑者 / 查案记 / Investigation of a Citizen Above Suspicion
上映:1970-02-09
IMDb:tt0065889
对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简介
一个道貌岸然、威风凛凛的警官因为嫉妒和侮辱而杀死了情妇,并若无其事地调查此案,后来因心虚毁灭证据。由于他人性尚未彻底泯灭,在强有力的证人面前承认了罪行。但所有同事和长官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阻止他认罪,并“循循善诱”。在众人的启发和教育下,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清白无辜”,证明了自己是“不受怀疑的公民”。
这是意大利70年代著名的政治电影,对法西斯式的政治作风和警察局内部的罪恶腐败进行了猛烈抨击,手法辛辣而不失沉稳,情节也起伏跌宕,男主角的表现更令人难忘。本片获1970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乌戈·皮罗 / 埃里奥·贝多利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第23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埃里奥·贝多利
获得奖项
- 第2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 FIPRESCI Prize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3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 费比西奖-竞赛单元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28届金球奖
提名:Best Foreign-Language Foreign Film - 第15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最佳影片 / Best Actor (Migliore Attore) - 第35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编剧 - 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 最佳国际影片 -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原创剧本
- 埃里奥·贝多利 Elio Petri导演
- 吉安·马里亚·沃隆特 Gian Maria Volonté演员
- 弗洛琳达·布尔康 Florinda Bolkan演员
- 詹尼·圣图乔 Gianni Santuccio演员
- 奥拉齐奥·奥兰多 Orazio Orlando演员
- 阿尔图罗·多米尼奇 Arturo Dominici演员
简评
非常旗帜鲜明的左派电影,电影中呈现意大利工人阶级运动如火如荼,举着Maoism小红本的场景太逗了,在那么有朝气与热情的年轻人面前,就连威风凛凛代表强权政治的警官都被说得委屈流泪。没有懂为什么要杀死情妇,也没有懂最后的结局究竟是做梦还是现实,但瓦隆特可真是把官僚风气十足的警官演到骨子里了,咆哮着说话的时候甚至有点像希特勒,不知道在表演的时候有没有借鉴。那句“我们是民主国家的警察”真是讽刺味十足。最后,配乐满分,中和了政治电影的严肃,个别音效带来了一丝喜剧的错觉。
男人一辈子都是孩子。要证明自己不容怀疑,不但要杀人留下证据,还要引起同事怀疑,招致领导上门,再一一化解。电影里有众多60年代末社会主义热潮的元素,毛、林和红宝书都悉数出场,让人感叹当时中国的影响力。先进的侦查科技让意大利变得像美国,嫌疑犯想请律师时却被告知“这不是美国”。张扬的配乐让讽刺更为有力。散场后听见两位小姑娘抱怨男主的意大利语“聒噪”…她们自己内心聒噪吧。★★★★☆
因为纪念配乐大师而来的——此片如一杯鸡尾酒,辛辣甜酸值细品回味——假借SEX虐恋形式的讽刺剧本妙呐,似真如幻的氛围,男主腔调演的太好了——道貌岸然义正言辞与自我毁灭癫狂软弱,各种细节,领带,闯红灯,水暖工——最后逆转让人震撼,一堆黑西装权力体制的狼,镜头停滞在就像要亲吻教父的手了——他是一名法律的仆人,因此他与法律融为一体,并以此逃脱了人类的审判——真相不重要,稳定压倒一切女人:)——我要看卡夫卡,女主很有魅力
相比起无辜之人被迫认罪的荒诞,有罪之人不许认罪的荒诞才是更荒诞的荒诞。要给这部找一个“反义词”就是——《即使这样也不是我做的》。但是不得不说前100分钟看得有些犯困,如果不是早有耳闻,会不耐烦,不过好在时不时出现的一些政治电影常见的边角料还是可以提提神。顺便说:和妈妈一起看的,她说电影看懵了,但配乐很特别。
非常好看啊!義大利人拍法西斯片兒真是地道,年初時看的「同流者」也是如此。由於自己長期以來沒什麼物欲和權力慾,看到這種刻畫權力慾旺盛,同時又陽痿的男性角色,著實感到新奇。想起了大學畢業前讀過的《三體》:宇宙中的高級文明,可以量身訂做物理規律實現攻擊。地球人當然做不到這點,然而以自我意志改變人間法律,做到「我即是法」的可能與誘惑,還是存在的。本片中男主作為新晉安全局局長,試圖故意犯下一樁拙劣的謀殺案,來證明法律即是自己的意志。然而故事到了後來,連局長本人也驚訝地認識到,自我意志雖然能使下屬無視種種明顯的線索,為自己脫罪,但卻無法反向證明自己就是罪犯。正如片尾處引用的卡夫卡:「他是一名法律的僕人,因此他與法律融為一體,並以此逃脫了人類的審判。」真是暗合了坐龍椅那位的名言:「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1、承认清白和承认有罪是一样的强权之下,权力崇拜达到一定程度没有人允许你犯罪,想犯罪获得惩罚是天方夜谭2、他是一名法律的仆人,与法律融为一体并逃脱了人类的审判-卡夫卡3、我想证明在它的最纯的形式里的权力观,权力能操控一切4、登登登的主题音乐从头贯穿至尾,充满了轻快地讽刺意味,开头干净利落淡定地留下痕迹配上音乐莫名牛逼,大量指纹被寻找合适存在的理由简直讽刺5、急推急拉摇晃镜头,戏剧式人物调度和镜头内部调度,遮挡构图偷窥视角,跟随手持镜头高低转换特写逼仄挤压感,黄色玻璃分隔空间6、审判室简陋空旷构图倾斜奇怪,一群人围着,并不需要酷刑,只需要挤压空间构图的权力。7、结尾放下的百叶窗像人物堕入层层楼下的空间
①辛辣荒诞的政治讽刺剧,具有一种夸张的漫画风格,对于法西斯式的作风以及腐败肮脏的勾当表达了猛烈的抨击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凌虐法律,戕害公民,借权力以逞其意,谋私利以顺其心③当你成为制度的一部分,制度会自动帮你摆平任何不利信息,福祸同行,荣辱与共④莫里康内的音乐与剧情主题水乳交融,变形的进行曲风格特别适合军警宪特题材,既有一本正经也有啼笑皆非的效果
一部从头到尾就是不给你设置任何悬念的警匪片(好像并没有匪……),一部戏剧效果强到不需要人物有真实触感也能让人信服的心理片。完全是沃伦特把这个人物撑起来的,非常厉害。这片子拍摄完成后几个月就发生了Piazza Fontana爆炸袭击,虚构预言了现实。于是导演很担心片子会被审查(结尾的模糊结局就是制作阶段最后为了向审查向警察势力的敌意稍微让步而加入的……),后来片子上映后观众也一样:赶紧去看,几周后应该就会被下线了吧。于是票房极好……应该说,除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意大利政治局势之外,这部片中还是包含了很多更普世的主题,关于权力、对权力的痴迷、臣服……一部非常SM的电影:无论是男主本人还是他代表的整个权力机关在残酷执行振压任务的同时,也亟需被调教被羞辱,而这甚至是他/它唯一的快感来源……
很有意思的故事,有很多亮点。很难想象讽刺作品能在那个年代有这种高度,现在除了好莱坞爆米花就是一堆神剧偶像剧。最后一幕相当经典,影片表现出来是幻想,但是当男主拉上窗帘那一刻,即将发生的就是之前的幻想。体制的强大之处,就算男主将各种线索证据都指向自己,但是仍然得在表示自己清白的空白文书上签名。为什么是空白文书,因为其他的不需要他做,只需要一个签名。
上下快速切换镜头造成移镜效果拼接起现实与过去的手法被反复运用实验/权力膨胀与性无能的强烈对比在内心剧场中还原一个自高逐渐萎靡的自我/在绝对无上的公权力集体荣誉面前不仅践踏了法律应有之义且个人道德觉醒忏悔的权利被湮灭/这样的荒诞故事注定因为主题拔高需要用严肃的台词和镜头语言表示深刻意义无法在一般意义上易懂好看/
镜头和剪辑着实大胆,不停的穿插倒叙和大量的推甩镜头,充满了焦虑与不安;结局倒也巧妙:第一次调查是梦境,是主人公的自我说服;第二次调查是现实,而梦境的隐喻已经揭示了后续的结果;只是这种直白到咄咄逼人的讽刺其实削弱了其应有的力度。
埃利奥·贝多利的片子果然都是那个劲儿。从《工人阶级上天堂》到《一个不容怀疑的公民的调查》都充斥着一种由荒谬的叙事和极具节奏感的音乐营造起来的紧迫、荒谬和充满肾上腺激素的大男子气息—此处的大男子气息同时是过剩和格外神经质的。使这种无往不在的张力一触即发的,就是意大利60-70年代的政治经济形势: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化进程、大规模跨区域的人口流动、阶级矛盾激化、工人罢工运动,以及,来自东方并席卷欧洲的康米主义。所以你发现男主角既是嚣张,又是虚张声势;既是无畏,又充满忧惧;既是雄辩,又极为脆弱。他就是整个官僚主义的浓缩的能指。在庇荫下狐假虎威,但这份公认的权力同时也是公认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