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2016)
UP:2021-03-22少女简介
由纪和敦子从小就是最要好的朋友,曾经偷偷交换无数的小秘密,只是,如今那些都已经过去了。长大以后的秘密,总是比小时候复杂得多,而当秘密越难开口、越积越多,曾经的死党也会越来越陌生,就像由纪和敦子。高二放暑假前夕,两人从转学生紫织口中听见一件很震撼的事──原来,紫织曾经目击好友自杀!她那感伤中又掺杂着兴奋的口吻彷彿在炫耀“我和你们不一样”,令由纪和敦子好羡慕。她们也好想看看,一个人呼吸骤止的那瞬间是什么表情?更重要的是,看过了之后,自己会不会也变得“不一样”?不约而同地,两人决定了暑假计划:她们要看自己周遭的人演出最完美的死亡!
两名少女瞒着彼此,悄悄开始了与死神的较劲,却没料到竟因此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计划逐渐失控……
影片由《告白》、《赎罪》作者凑佳苗同名畅销小说改编。
简评
有种“恶有恶报”的感觉。看见姨妈巾上写着ぃね瞬间出戏,国文老师卧轨自杀为什么要把女主的作品撕碎,给人家留个念想不好吗?整个故事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每个人物事件之间环环相扣,伏笔呼应。两个女主和一个女配都陷进“黑暗中走钢索”的困境里,都沉入过幽蓝的海水中,但只有女配是该死的…
我想要看的是那部2001年的情色片《少女》,结果这部电影看到十几分钟的时候觉得不太对劲…原来不是一部啊。这就是不看简介要付出的代价吧。这一部有点偏艺术实验片的调调,但给我的感觉比较流于表面,人物的情绪都表达得有些幼稚,演员的演技也有些浮夸。当得知导演是《幸福的面包》的导演时,挺意外的。
影片是一部现实批判主义题材影片,涉及日本社会青少年女生多重社会问题,霸凌,援交,家虐,性骚扰,自杀,暴力等。剧情试图将出场主次要人物用故事贯穿起来,但似乎连接过于生硬。影片为了制造气氛,用舞台剧代表抽象观念思维,用跌落舞台表示人生谢幕,用落水表示陷入心理阴影中,用踩钢丝的人体现整日被心理折磨的人。影片有意将视角色彩投射到人物上,促使人物演绎出现个性严重分裂的呈现,并刻意阐述幼儿时期家暴对人心理成长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善恶两面心理斗争的过程。情节理解上悬疑感一般,只是递进连接罢了。演员颜值一般,节奏中间过于拖沓,表现深意不足,整体观赏水平一般。由于人物表达很多过于扭曲和夸张,所以会让人感觉日本人都很变态,日本人最爱拍少女被摧残的电影,一搜少女关键字,基本都是日本拍的,也体现其社会视野中的敏感点。
导演完全沉浸在原作的气氛之中,这很好,但是拍出来的效果惨不忍睹,完全不想与观众交流。当你以为要讲故事时她装逼,当你想看她装逼时她又讲故事。各种想表达的语无伦次地一带而过。唯一的看点就是山本美月黑直长,又是软妹,好喜欢!!!
这部大概是我除了市桥外最喜欢的macken演的角色了,他演坏小孩确实很有一手。假玩具那里我确实不懂用意何在,凑佳苗的书我只看过《花之链》,这部快进了还是觉得剧情和氛围都很忧伤,可能之后会重看。个人喜欢他说“我还想见人死”这段,真是残忍又任性的小孩。
电影原著作者是凑佳苗,日本有名的推理小说家,然而是社会派推理,主打人性挣扎,她的小说基本人物都比较“纠结”“有病”。这本<少女>里的心理描写超棒,每个人物间都有隐藏的关系。被奶奶打的少女一因为家庭(主要是奶奶脾气不好造成的连锁反应)原因导致她独立自主,而少女二敏感自怜,原本的勇气随着脚伤一起被破坏了。她们俩的性格最后导致了后面的选择。这本小说本身不讲三观也不说教,就讲性格变化和人性巧合。
死亡是一种退场,自杀是失败宣言。也许,你觉得自己好像在黑夜中走钢索,其实不是,等光明来临,你也许会捧腹大笑,黑夜中的钢索,紧紧的固定在桥梁之上。走钢索的黑夜结束了。凑佳苗打卡,人物关系串一串,依旧是积极的绝望感。画面很美。
山本美月真是我见犹怜……从她的表演里感受到了她对另一个人的爱。/网盘里的7G中字,2017年3月19日。想象不了她演那么早熟又平凡的孩子,2016年1月22日。/其实还是有那个当下就会把它看掉的平行时空的。
2017-03-20前半部分确实很散很乱,但是凑佳苗的小说就是这样,看似散乱走在不同道路上的角色到了最后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奇妙的联系,片子是两个女孩企图互相拯救的故事,快结束的时候看到两个女孩再次牵着手跑出去,在夕阳下奔跑的时候突然泪崩了好半天,觉得看小说应该会更好,有时间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