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马车(1921)

KörkarlenUP:2021-06-17

幽灵马车

评分:8.4 导演: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编剧: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 塞尔玛·拉格洛夫
主演:维克多·斯约斯特洛姆 / 希尔达·博里斯特伦 / 托雷·斯文贝里 / 阿斯特里德·霍尔姆 / 康科迪娅·塞兰德 / 托尔·魏登 / 埃纳尔·阿克塞尔松 / 奥洛夫·奥斯 / 尼尔斯·阿雷恩 / 尼尔斯·埃尔夫斯 / 希尔杜·利特曼 / 约翰·埃克曼
类型:剧情 / 恐怖 / 奇幻
片长:93 分钟 / Germany: 100 分钟 / Sweden地区:瑞典
语言:瑞典语
影片别名:灵幻马车 / The Phantom Carriage
上映:1921-01-01
IMDb:tt0012364

幽灵马车简介

故事发生在新年来临之夜,传说每年的这个夜晚,死神就会来到人间挑选一个罪孽深重的人来驾驶他的马车。这次被选到的是个抛妻弃子又嗜酒如命的流浪汉,在流浪汉由于自己的作风问题而即将被夺走生命时,一个孱弱的修女用基督之爱拯救了他

简评

很少见地在那个年代用了大量插叙,胶片叠印出现了半透明的幽灵马车效果,看到说是第七封印的灵感来源,从宗教和死神的角度看有点联系,别的没看出多大联动……披着恐怖片的皮,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恐怖元素,或许幽灵马车和死神可以算(?)本质更像是宗教、救赎和爱,情感很细腻、故事很细节的影片,主演们的演技上大分,配角和路人的颜值上大分(?)真的好多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

早期的叙事电影大抵遵循这样一套「因果报应」的教化逻辑,不仅黄金时期的瑞典电影如此,初创时期各国的民族电影或多或少保有这样的创作倾向,其间欧陆国家更是以天主教教义为纲领创作了一系列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世俗故事——类比张郑20s为明星公司所拍摄的家庭伦理剧,二者的差异不过是更换了文化语境。在这个层面上,本片在影史上的贡献就不应只局限于叠印、闪回或技术层面的光影流转,而是要作为社会观念的世俗化尝试,在多重闪回的嵌套结构中,找寻所谓「类型」原初的语境:宗教氛围浸淫下高度凝练的主题表达、为稳固神话-原型所建立的镜头语言与道德化的表演。

霍姆夫人的手部动作恐怕是这部一百年前的电影最令人出戏的表演了,其余的部分都是格外的好,我很喜欢它的切换幕的方式,非常的文学化,比如第一幕到第二部,就是cue幽灵马车的出场,电影的剧本特别巧妙,故事套故事,三个与死亡有关的人被紧密的联结在一起,讲述了一段往事。新年里男主角来到旅馆的那段配乐也很好,让人感受到了美好与善良会带来的愉悦。

21年的黑白电影,通过不断的闪回以及套层闪回,叠印将整个故事足够复杂完整。看了资料这部片对博格曼影响特别大,博格曼之后的电影多次出现死神和《幽灵马车》的影子。艾迪特作为一个无私奉献充满宗教光辉的独立女性形象出现在21年的黑白片中,还是很震撼的。表演也很少戏剧的夸张,面部表情很丰富,说明有了电影表演的意识,对于内心世界的表达有了道路。最令人吃惊的是叠印的死神世界,在讲故事的维度上有一个类似上帝的视角宗教的高度,可以讨论哲学文学。这部电影全程配乐特别好,每场戏的音乐无限贴合情绪。

107min. 将死亡马车夫与幽灵马车以影像叠化的方式展示令人印象深刻,套娃叙事以五幕呈现、配乐摒弃漫无目的的弦乐寻求与剧情的契合都是区别于早期默片的先锋存在。劈门段落启示《闪灵》。用滤镜色彩区分时间段应该是便于当时观众理解,觉得除幽灵马车第一次展现外全用黑白色更好。影片由前半部分的恐怖片转向后半部分的道德说教令人不悦,部分镜头剪辑的生硬不流畅、演员的表演失真、叙事的不完整与不精确、细节展现的粗糙等早期电影的缺点,使其被时代远远超越。但仍然是默片时代不可忽视的伟大尝试。

斯约斯特罗姆最重要的电影之一,影响了伯格曼、库布里克等大师。双重曝光制造的叠影费了不少功夫。叙事结构上很大胆,采用了多次闪回,片头修女想见男主一面的动机构成了剧情上的张力,通过闪回将两条线串联。男主用斧头砍门那场戏(库布里克《闪灵》里致敬),男主砍门的镜头和妻子慌乱地给孩子穿衣服的镜头交叉剪辑,营造紧张感,手法非常老练。故事上修女劝和的行为放到今天的价值观来看非常不合适,用信仰感化一个人渣需要付出太多了。

连续性剪辑系统和平行剪辑的运用相当完善(除了酒吧中有一处女主的越轴),加上叠印和幽灵马车刚出现时的慢节奏,影片的节奏和剧情贴合的很好。影片中有对于“上帝响应祈求”的讨论,而后来伯格曼将跳出二元的思考、探索上帝的沉默。插叙式的叙事方法让观众积极参与到剧情的创作中:是谁在午夜时死去?是谁在驾驶马车?David最终得以复生,那么是谁将接任幽灵马车的驾驶座?我所看的版本的配乐并非全程不间断,而是在适当的地方作出停顿,给斯约斯特罗姆的表情展现情绪的机会。镜头虽以静止为主旋律,但少量的缓慢摇镜为影像加了点佐料,让这部影片饱满的情绪流出景框。

温柔无比的济世寓言,嵌套的剧作文本分章节地区分开来,在节奏趋向纯熟的过程中加入了情节供吸纳的起伏性与可逆性;胶片叠化的技术也更是拉伸了魔幻色彩所带来的冷峻与抽离感,使幽灵马车来自地狱的可怖身份呈现出了直观化的视觉映射。善良由上帝散播,戏剧性地借死神之手传递人间。相比于后来的伯格曼,“宗教”在斯约斯托洛姆的影像里更富有普世性,上帝没有消失,对其的怀疑还未到来。那从黑暗中缓缓驶来的是满载的救赎,让有罪的灵魂在被收获之前成熟起来。

配乐满分,终于不是单调的交响乐了。叠印技法太妙了!1921年的电影真的惊叹。室内灯光单一光源用来营造恐怖阴森的氛围非常巧妙,也让画面更加真实自然。马车来临之际的配乐尖锐刺耳,仿佛使默片有了音效。还有非线性叙事,不断的闪回段落,让故事跌宕起伏,情感不断推进直至高潮。自然的表演,优美的风景。90分钟处的《闪灵》致敬片段哈哈。这部片太美了,我也想在死前遇见这样的天使和恶魔。

对一个人一生原罪的剖白,这个方式挺有趣。利用人物关系驱动,规则的设定让本片充满了死亡和绝望的气息,修女和酒鬼二元对立阵营,100年前的角色互补设定就有了,分了五章节,第二幕引入规则的手法还挺有趣,用第二人称讲述,可能想表达男主并不相信死神也没有放在心上。剧情上不合理的就是一个美丽纯洁善良的修女居然会爱上邋遢自私的酒鬼?太过匪夷所思。让渣男复活的共情力并不强,但是100年前的电影观念可能受当时的价值观影响,女人好像就不能离开一个渣男而独自美丽吧。片子的造型很好,库神和伯格曼都借鉴了。

通过几个人来叙述一件事情,大卫霍姆讲述乔治的故事:两层空间;乔治讲述幽灵马车的故事:三层空间;而后乔治带大卫回忆:大卫堕落前;修女对乔治的倾诉:交代大卫找到妻子后依然不务正业;最后大卫醒悟并忏悔。故事幽灵马车的前提在第三层故事交代完毕,而大卫的故事主要是在第二层故事中交代。而大卫的醒悟,也就是故事的结局和人物的变化则是在第一层空间中完成,故事内部的空间功能层次分明。萨杜尔认为本片是斯约史特洛姆有名的影片,这部影片反映某一时代的趣味和缺点,虽然片段优美,情节沉闷,但并不能算得上优秀。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摄影师熟练的使用了迭印的技巧。

作为斯约斯特洛姆最成功的一部作品,它直接启发了伯格曼的《第七封印》和库布里克的《闪灵》。摄影上采用二次曝光造成虚影叠画的效果来直接表现灵魂出窍和幽灵马车的状态,这在技术上相较于梅里爱进行了更大的突破,成功塑造了在荒凉的街道上和破涛汹涌的海面上行驶的幽灵马车的冷峻形象,这一技术至今仍不过时。故事结构上采用经典非线性叙事,甚至大胆运用嵌套式闪回套层结构,在倒叙中进行回忆,再由对话进一步引出新的回忆,如此前卫的叙事手法真不敢相信是在一百年前就有的。电影借助多条时间线来表达一个无恶不作的醉汉在面对死亡之时因为修女无私的大爱而重拾信仰得到救赎的主题,歌颂了人间真善美。只有面对死亡才懂得珍惜生命的价值,只有坐上了幽灵马车才懂得选择正确的道路。上帝啊,让我的灵魂在被收获之前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