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顺序(2014)

KraftidiotenUP:2021-11-29

失踪顺序

评分:7.3 导演:汉斯·皮特·莫朗 编剧:基姆·弗帕兹·艾克森
主演: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 克里斯托弗·海维尤 / 比吉特·约尔特·索伦森 / 布鲁诺·冈茨 / 帕尔·斯维尔·哈根 / 托拜厄斯·桑特尔曼 / 谢尔盖·特里富诺维奇 / 彼得·安德森 / 安德斯·巴斯莫·克里斯蒂安森 / 斯蒂格·亨里克·霍夫 / 雅各布·奥福特布罗 / 大卫·樱井 / 戈兰·纳沃耶克 / Atle Antonsen
类型:剧情 / 喜剧 / 惊悚 / 犯罪
片长:115分钟地区:挪威 / 瑞典
语言:挪威语 / 瑞典语 / 丹麦语 / 英语 / 塞尔维亚语 / 德语
影片别名:该死的顺序(台) / In Order of Disappearance / The Prize Idiot
上映:2014-02-11(柏林电影节)
IMDb:tt2675914

失踪顺序简介

故事发生在冬天的挪威,沉默内敛又辛勤工作的尼尔斯负责驾驶马力强劲的除雪车清理道路,保持通往他所居住的冰原小镇的山路入口畅通。他的工作受到大家的肯定,就在他刚刚被评为年度市民时,他却接到噩耗——他的儿子死于海洛因过量。尼尔斯拒绝接受关于儿子之死的官方解释,他开始秘密寻找杀害他儿子的嫌疑凶手。一个意外的 事件转变使得他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地下英雄,而他的身份却无人知晓。via.张咏轩Wayne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汉斯·皮特·莫朗

简评

北欧人高冷到拍喜剧都得端着,白雪皑皑的肃杀景色和使劲吹的寒风让人隔着13寸屏幕都能感受到挪威的冷冽。老爹的脱线复仇情节配上一份便当一张字幕卡的骚气处理让冷幽默贯彻得更彻底,甚至看完了都会被冷得打喷嚏,比Fargo更Fargo,在三月的冷夜看这个真是绝配。

像是科恩兄弟的黑色喜剧混杂了西部片的丛林秩序却发生在北欧一片大地白茫茫中的复仇故事,无常、突然、狠辣和失序感夹杂其间,却又带有几分戏谑的幽默,自始至终,代表公权力的警察都是缺席的,普通人只能祭起私刑求得公道,或是在黑帮争斗中夹缝求生,有人心的地方就有江湖,即便被围城外的人们视为世外桃源,看似一片纯白的洁净之地的北欧又何曾独善其身于利益的纠葛和人心的倾轧?

挪威人的幽默真是和他们的天气一样冰冷。另外这个一群老爹为了儿子复仇血拼的套路我真的以前在哪里看过一遍啊……越看电影越觉得似曾相识~~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剧情……而且也有雪景....看完电影查了一下以前看的原来是这部电影的翻拍版,连姆叔的“冷血追击”。

看过《冷血追击》回来看这部原著,原来是几乎照搬的,连镜头都照搬。除了增加了一个20块美金的梗之外。但从整体影片气质上来看,原著更黑色幽默,美版看上去很多人都显得很蠢,但这里会觉得这些人就是这个样子的,毫不违和。事情从来就是这么多意外的,正如最后的降落一样,谁会猜到?

怪异的一部片子。白雪皑皑里一个父亲为子血腥复仇,按顺序杀了一堆人。每一个被杀者那段都插入中间字幕,雪上被杀者姓名以及新教、东正教、天主教的各自不同的十字架符号。片中出现中国人,被指为“亚洲的犹太人”。出现泰国女人,丑穷坏,还在屋外建有泰国神龛。从没见过一个片子里如此多的雪。铲雪车,吹雪机,从头到尾都在下雪。黑帮。离婚家庭。男同。当真没说错,北欧的西部片,漫漫黄沙换成了漫天白雪,音乐、慢镜头,包括最后的夕阳,白马换成了铲雪车。满屏白色的北欧片:白色白色的一天,游客,失踪顺序。

依然是北欧的那种冷彻,世界上最好的社会机制底下的冰冷暴力感。看似很普通的复仇路子,以暴制暴一时爽。一直暴力一直爽是好莱坞,但这片是北欧。爽到最后全部完蛋之后,留下二个移民老头彼此对望,二个警察瑟瑟发抖,透出深沉的意味。这场杀戮好像一个自由滑翔者撞到吹雪机上,事故的痕迹不久就会被雪掩盖。北欧依然童话。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其实看上去挺面善的。很符合他在片中饰演角色的最初设定,所谓年度好市民。但痛失爱子这种事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者说在北欧这种极寒环境下,也许每个人心里都隐藏着冰冷残酷的一面。所以一出复仇老爸连环杀人的戏码开始上演。每一次杀戮,看上去并没那么专业,但绝对坚决!

父爱的三种不同形式。铲雪车一遍一遍扬起的雪尘和落在雪地上的巨大阴影,是挥之不去的丧子之痛。一赔二十一。每一场喜感幽默的死亡。丝毫没有复仇的戾气,取而代之的是麻木的平静。包裹着网一次次抛进瀑布的尸体,只是为了喂鱼而已。.可惜好多笑点都没get到。(没错我也看了贾宝玉翻译的。)

非常一般的替死去的儿子复仇,寻回公道的电影。情节整体偏弱,父亲也没有表现出来“飓风营救”里那样的能力,前面还试图雇佣杀手来除掉仇人,结果还把自己的哥哥给牵连了,后面小宇宙爆发,自己单枪匹马,还没用谋略就复仇成功有点说服力不足

风格介于考里斯马基和冰血暴,一种黑色幽默。导演对挪威的雪景刻画不错,清雪机像是巨大的变形金刚,也是主人公内心暴力的外化。现在越来越不习惯东方人在这类白人片子里的刻板印象,虽然导演用黑色幽默和自我嘲讽化解了这种东方主义,我也能理解导演是抱着多元平视的态度在黑,但西方对东方的凝视还是让人不舒服。

加深我对北欧刻板印象的一部,常年累月的茫茫大雪,单调乏味的色彩,冷硬的挪威语。反派怎么找了个身材高挑腿又白又长的长发人来演,很难讨厌。每死掉一个目标还会显示xx已逝的标志。除了爽片元素,也十分冷幽默。反派儿子被男主绑架然后好生招待,哄睡读睡前“故事”陪男孩睡,太过温柔导致孩子怀疑自己斯德哥尔摩。说明还是个内心如一被逼无奈的善良人,想起自己儿子了,当时在想等螳螂捕蝉黑帮火并都死之后可以领养小男孩也不错,但毕竟孩子妈妈还在。ps男同那段猜到后边就得策反,办公室恋情的弊端(bushi)最后男主和幸存另一老大公路兜风相对无言也蛮有意思,孩子都没了,仇也都报了,接下去不知前路如何,最后之前滑翔机小弟躲过火并没躲过撞到车的悲惨命运。pps杀杀手前暗语“请远离地毯”

男主为了儿子复仇,一开始就三杀,让人好奇不知道黑帮又不小心惹到了哪路神仙。可惜三杀过后男主又变成正常人了,没有拿到一个人头。前半段以为是个复仇的爽片,后半段又开始为复仇寻找合理性,找来另一伙人火拼。整体还可以,全程雪景加上一些冷幽默配上好听的音乐。一些细节表现的也不错。

获得奖项

  •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