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1993)

WittgensteinUP:2021-03-28

维特根斯坦

评分:7.9 导演:德里克·贾曼 编剧:Ken Butler / 特里·伊格尔顿
主演:卡尔·约翰逊 / 迈克尔·高夫 / 蒂尔达·斯文顿 / 莎莉·德克斯特 / John Quentin / Kevin Collins / Clancy Chassay / Nabil Shaban / Lynn Seymour / Donald McInnes / 吉尔·贝肯 / nm0550561 Gina Marsh / Vanya Del Borgo / Ben Scantlebury / Howard Sooley
类型:剧情 / 同性 / 传记 / 历史
片长:Sweden: 75 分钟地区:英国 / 日本
语言:英语 / 俄语
影片别名:
上映:1993-03-26
IMDb:tt0108583

维特根斯坦简介

这是一部现代风格的戏剧,介绍了生于维也纳,在剑桥读书的哲学家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的生平及思想。他的主要兴趣在于研究语言的本质与极限。
  电影使用最简单的黑色背景,所有的投资都用在服装、演员以及灯光上,构图就像黑暗的启蒙主义绘画。Wittgenstein以一个小男孩的形象出现,他的少年时代很压抑,银幕上他的家人都身穿罗马人的宽外袍。一系列的小场景描述了他从小时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到最终在剑桥当教授和Bertrand Russell以及John Maynard Keynes合作的生平。导演Derek Jarman使用了一些戏剧小品,还有富于想象力的小花招,比如出现了火星侏儒,来表现Wittgenstein的贵族举止,犹太背景,以及同性恋倾向。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 最佳电影德里克·贾曼

简评

传记的剧情化与哲学主张的复现构成某种哲学影像化的方式;舞台剧的布景陈设和台词,与其说遵循戏剧传统倒不如说是对电影形式实验性地创新;恐怕只有同性恋导演才能将色彩运用得如此骚气波普;逝世一段太美了,“但是他的心中某处还是迷恋着冰原”。

看的时候把这一部和冯提尔的《狗镇》对比。贾曼的方式显然不同,他的表达并非机械性,而是艺术性。一个空置的剧场、场景全黑的目的,不像冯提尔是为了突出剧作运行的本体,他是把胶片当作了画布。对维特根斯坦生平的追缅,更像是在这张画布上渐次描绘出的抒情曲线。那个让人无法共情的少年维特根斯坦,显然是一支装饰过度的画笔。这同样与布莱希特间离的概念无关,因为贾曼并未把它视作一个寓意的容器。

电影美学很好,场景配色确实很美。但是电影的叙事和内核不喜欢,看的过程中很快就想到《维特根斯坦传》,心想,不会又是肤浅地讲讲生平,然后平白提出一些理论就结束了吧。一种典型的对名人人生后置化的追捧,妄图从他的人生表象中去得到他的生命不凡的依据,但真正的使他成为维特根斯坦的原因,导演是拍不出来的。

结尾他逝世后那句总结:问题即是答案本身。能提出问题的疑问总是能被解决,这句话作为晚年维根斯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将语言的自然逻辑追溯到人的生存图式,面向神秘主义而走到了和早年准确逻辑著称的研究的反向。贾曼在使用符号化的场景写意去表现浓缩在意识游泳的不同人生阶段的维根斯坦产生了概括性的艺术表现,即在抽象场景中体现他的哲学思想又同时展现一个脆弱敏感不谙世事的禁闭在个人世界维持一生与周遭社会文化环境产生对话的不安的哲学家,大量的装置所暗含的讽刺和诸多意义的指号性也产生了解码维根斯坦的一部分。从未读过亚里士多德的维内心像一个儿童,这些让他发疯的问题无论是作为任何职业相关的选择还是同性恋性格的表现,哲学不是一个成就,是语言无可奈何的游戏和不得不做的最适合自己的归属。影片的拍摄方式给人启发。

电影使用最简单的黑色背景,所有的投资都用在服装、演员以及灯光上,构图就像黑暗的启蒙主义绘画。Wittgenstein以一个小男孩的形象出现,他的少年时代很压抑,银幕上他的家人都身穿罗马人的宽外袍。一系列的小场景描述了他从小时候,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再到最终在剑桥当教授和Bertrand Russell以及John Maynard Keynes合作的生平。导演Derek Jarman使用了一些戏剧小品,还有富于想象力的小花招,比如出现了火星侏儒,来表现Wittgenstein的贵族举止,犹太背景,以及同性恋倾向。

从维特根斯坦的生讲到他的死,展现了他的几个生活阶段,性格,性取向,人际关系,哲学研究的转向。如电影海报显示的那样,电影的风格是舞台剧式的,减弱了真实感,但是它使得影片能在一个多小时里展现了维特根斯坦的诸多方面,作为一部哲学家的传记片,这种表达形式或许是相宜的。

金草莓:特别的贾曼,拍特别的维特根斯坦,于普通人陌生的哲学,用普通人更加陌生的舞台剧方式演绎,用的却是电影的镜头与剪接,即传统又实验。你永远无非预计一个Gay(此处没有不敬的意思)脑海里的光怪陆离与敏感脆弱,就像无从揣摩哲学家内心的斑斓浩瀚一样。

哲学诠释电影的内涵,电影极致表现哲学的思想,哲学家自身就是极具神秘色彩的一个怪人,戏剧性的张力表演他的充满理想和疯狂的一生。他所提倡的神秘主义是冒进性的,带领人们滑向非理性的边缘,人们永远理解不了他的狂想,他自认为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他也不了解自己,仿佛你读懂他,他貌似看懂你,总之,它是一个哲学概念。

其实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论的解释只有一个概论,不过也道出了精髓,但是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是导演认出了维特根斯坦的精神气质,是的,他就是这样一个试图依靠纯粹逻辑来处理世界的人,是以逻辑为原则、高度道德化的完美主义者,他怎样思考,就怎样行事,这种孩童一般的天真将会遭遇注定的失败。他是哲学家里的艺术家。(就是我看的这个版本翻译十分拉胯,后面我直接放弃字幕了,不看字幕反而更容易理解原意)

贾曼只用了两周花了二十万英镑(不挣钱的导演在电影协会的待遇,后期预算超了)能拍出这样的成品已经非常难得。当然前期剧本和编剧磨了很久,也买了很多维特根斯坦的书和传记。看慢慢微笑里写,当时初剪试映会没有收到一句好评,只有好友说"没有大人物在场我就哭了"。但好不好时间会给答案。这部因为预算和拍摄效果考虑没有外景,基本都是黑色的背景,服装和场景花了很多心思,但也是在压缩成本的基础上。贾曼奉行的就是"少就是多"的美学主张,所以小成本并不是多大的问题。有些地方没看懂,回头要看维特根斯坦的传记。穿各种卫衣的哲学家的情人乔尼(约翰尼)是贾曼的HB演的(很帅)。

开篇维特根斯坦一家人头戴金冠身穿罗马托加,一家人高贵与疯狂尽显,非常惊艳!然后在纯黑背景下,用舞台剧少量布景的方式(看来冯疯子用舞台剧的方式拍狗镇,至少应该借鉴过这部吧?,展现了维特根斯坦跟罗素和凯恩斯等人的交往,他思想的传播,以及他犹太同性恋的身份。其中绿色火星人这个角色,好像看芝麻街呀,很有趣。维特根斯坦和克尔凯郭尔西蒙娜薇依一样,庞大的财富显赫的家庭地位早慧,都成为了他们的负担,千金散尽远离人群从事体力劳动做个苦行僧,或许才能让他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但现实是他们的家人或许勉强可以理解,但社会会觉得他们的学识做这种体力劳动是一种浪费,而体力劳动、内心阴郁,确实损害了他们的健康,让他们过早离开人世,但或许死亡才能带给他们内心的平静吧!维特根斯坦居然没有读过亚里士多德?希望我今年能读维特根斯坦

仍然是熟悉的Jarman用戏剧表演形式影像化处理,同样是传记,却觉得不如Caravaggio处理得巧妙,可能完全以影像化的方式具像philosophy本身还始终是一个伪命题,片子输出的哲学性还是主要依托于文本本身。倒是最后一段关于其本人"earth and ice"的哲思辩论的影像化处理得相当巧妙。(和阿彼的片子连连看,坦白说觉得那个把哲学影像化做得好的人,是阿彼察邦)

获得奖项

  •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泰迪熊奖-最佳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