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鼠者(1999)

RatcatcherUP:2021-01-17

捕鼠者

评分:8.2 导演:琳恩·拉姆塞 编剧:琳恩·拉姆塞
主演:汤米·弗拉纳根 / Mandy Matthews / William Eadie / Michelle Stewart / Lynne Ramsay Jr. / Leanne Mullen / John Miller / Jackie Quinn / James Ramsay / Anne McLean / Craig Bonar / Andrew McKenna / Mick Maharg / James Montgomery / Thomas McTaggart
类型:剧情
片长:94 分钟地区:英国 / 法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捕鼠器
上映:1999-11-12
IMDb:tt0171685

捕鼠者简介

故事发生在1973年的格拉斯哥,对于男孩詹姆斯(威廉·艾迪 William Eadie 饰)来说,这个夏天并不好过,炎炎的烈日让人怎么都打不起精神,而清洁工人的大罢工让街道瞬间变成了堆满了腐臭垃圾的垃圾场。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让詹姆斯寝食难安的是自己的朋友赖安(Thomas McTaggart 饰)的死亡,是他的死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透过詹姆斯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肮脏不堪的世界,但同时,他茫然踌躇的目光里依然饱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爱的渴望。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一颗幼小的灵魂不断的被痛苦纠缠着,磨砺着,作为代价,它将绽放出最最让人惊诧的纯净光芒。

第52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大奖(提名)琳恩·拉姆塞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英国影片(提名)加文·埃莫森 / 琳恩·拉姆塞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 杰出新人奖琳恩·拉姆塞

简评

会想到肯洛奇,达内兄弟,归咎其共通点都是现实主义作品,这部也不例外。导演通过懵懂无知少年的视角去展现一个被垃圾堆所包围的残酷成人世界。偶然的惬意时光想要逃离这里在肆意翻滚的草浪中是难得的自由,但这自由在最后也被打碎,那是少年在跌入水中弥留时的憧憬还是死后所发生的事情都无法确定。雪球飞到月球了,不,是你杀死了它,这一幕尤为残酷,好像仅有的童真也消失了。捕鼠者不仅是字面的意思亦可以理解我们跟老鼠一样没有差别顽强的生活在这个城市里面~

200718 【C+】拉姆塞处女作,对肯洛奇/写实主义风格的模仿。以孩童视角安置细节的处理强调社会环境的脏乱差,以此投射贯穿前片的底层现实的绝望气息。孩童的身影与不堪一击的理想在垃圾堆的腐臭气中格外显眼,在男孩的身上藏有着童话般的梦幻也依旧漂浮在肮脏的死水中被他人漠视,镜头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环境两种有异却相关联的空间交替中堆叠男孩残酷的青春物语。此外线索都处理与情节架构并非彻底的明晰贯通,在前半段尤为明显,有部分除男孩外无直接关联的关注点穿插其中作为对主线的辅助。已充斥阴霾与孤独,同时也还可以更为精炼。

梦想中金灿灿的生活,和恶臭腐坏的现实之间的距离,可能比死与生之间的距离大得多。被结尾沉沉击中。电影中阴雨不绝的格拉斯哥,垃圾遍地、老鼠四窜的居住环境,让偶尔的几个想象镜头显得尤其宝贵,并且那几个镜头也透着一点点导演女性视角的温柔吧

是那种一瞬间就能把人拉进电影里的情绪,又容易不时从中游离出来的作品,有几个地方真想直接拉满五星,特别是男孩三次来到麦田的段落,第一次是逃离现实的美好精神角落,第二次是被残酷的现实击垮后阴雨连绵暖意不再,第三次是如《雾中风景》般的生命最后的一抹希望和光芒,然而闲散的群像化叙事难以达到对情感以及主旨的精确提炼,还是更喜欢《小孩与鹰》。

情感是世界的语言。我和格拉斯哥1973年的少年一起经历一个污糟糟的夏天。一起不安、躁动,一起试图逃脱肮脏不堪的老鼠般的生活,一起向往美好洁净和爱。绑着飞向月球,在麦田奔跑打滚。然而,和梦想之间,却隔着紧闭的门窗。然后,made an unavoidable choice。最后这颗纯洁善良的眼睛,看到的是全家搬去麦田的新居的画面,诗意,宁静的心碎

格拉斯哥版《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一部比较罕见地聚焦城市底层贫困群体的电影。但就跟其他白左的文艺闷片差不多,他们装着静水深流的描述现实,但其内核十分干瘪,没有力量,没有方向,既不知道问题的根源在哪儿,也不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儿。这群生活在垃圾堆里的男女老少最后也只能寄托于梦境,穿越工业化象征的垃圾堆和臭水沟,回归到象征农业社会的金色麦田。

好片子啊。看开头的时候我只是在想,格拉斯哥不会真的就是这样脏乱差吧,真是这样我都不想去看看了。就像《杀羊人》一样,杀羊人同待宰,捕鼠者也像鼠。而这片到一半男孩找到空房子时就像开了挂一样,镜头语言和镜头想象力齐飞,画框里的田野太美了,直到最后悲伤的结局达到高潮,感觉是看完要缓一缓却也值得回味的好片。

把大师们融的那么好,在当年可以说是学院派的曙光,但是相当嚣张,几乎每个显眼的操作都在说残酷到你没?诗意到你没?你可以猜想这种操作是给谁看的,感动谁的。没有那种操作的地方都挺好,细节控制力确实很有大师风范,人物也在施展魅力,但一操作就很下头,情节都变得很无力,人物动作都变得僵硬,角色差不多就沦为用来装逼的工具,看的时候很割裂,可能也是各种情节点被抄的太多次了,,英国程耳?

背景设定在70年代的苏格兰,从孩子的视角展现区域历史和社会变革,然而少年的青春物语却格外的残酷与忧伤。Lynne Ramsay不愧是摄影出身的导演,本片的cinematography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老鼠存在的地下世界不只是某种隐喻,而是Glasglow那些没有被发展的街区和被遗忘的人们。虽然很多人会强调本片的现实主义色彩,Ramsay在访谈中却提到,她想对于这段历史缺少的是poetic inquiry,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男孩眼里的希望与死亡总是诗意满满。

格拉斯哥童年往事。有些片段好得出奇。垃圾堆边的童年生活,公交车终点站诗意的大地。最近看的音乐用的最少也最好的一部片子。小孩的破坏欲真的很吓人,而且这是骨子里的,刻画得很真实。人类幼崽们真是看得我脑仁疼,现实里遇到这样的小孩我必然是拔腿就跑了。

垃圾清理走了,老爸得到了英雄徽章,和喜欢的女孩相拥而眠,新房委员会上门签字了。但我们还是生活在垃圾堆里;生活在老鼠成群的尸体里;生活在长满虱子的瘙痒中;生活在肮脏的泥巴和草堆里;生活在袜子破了一个洞的窘迫里;生活在脏话与淫乱之中;生活在生死不定的明天里。你看,生活还是没有变好,生活怎么样都不会变好。所以我选择在杀了你的那一条河杀了我自己。

#BFI# #BigsScreenClassics# 现实主义作品,带有肯洛奇的风格,与《小孩与鹰》一样,以英国底层小孩的眼睛看这个全英范围内的大罢工,再看这个社会。本片在开场就展现给观众了一场惨剧,让观众与小男主一样参与到了这次意外中,弱肉强食的社会中,谁有确定自己是那捕鼠人,而不是只老鼠。视觉上,构图和运镜非常棒,尤其是构图,画面分割,大量的前景遮挡,都让同样知道秘密的观众从视觉上体会到那种空间被大量压缩的窒息感。特写升格很大程度的放大了情绪。听觉上,很多时候配乐还是偏欢快的,带有“青春成长”的节奏感,当然对于悲剧的烘托使用的耳鸣也很不错,让观众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画面上。不太喜欢超现实表达的部分,无论是小白鼠的升空和结尾处的处理,逃避现实的残酷再以超现实展现的笑容始终不如现实来的更有冲击力

获得奖项

  • 第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第2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获奖:最佳新导演
    提名:最佳编剧 / 最具前途新人
  •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5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杰出新人奖
    提名:最佳英国电影
  • 第52届戛纳电影节
    第52届戛纳电影节
    提名:一种关注大奖
捕鼠者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