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罗雪山(2010)
DeepIn The CloudsUP:2021-02-03
碧罗雪山简介
故事发生在西南边陲。碧罗雪山下,怒江奔腾不息,这天傈僳族小伙木扒举行婚礼,全寨子乡亲赶来凑热闹,一派欢喜气氛。迪阿鲁爱着木扒的妹妹吉妮,而受老观念影响的爷爷多利拔坚决不同意,他要迪阿鲁守着丧夫的嫂嫂阿南恰,并帮她一起哺育尙在幼年的侄女阿亚。熊是傈僳族供奉的祖先,但在目前收获季节它常常跑出来毀坏庄稼和牲畜,很是让人头疼。身为村民组长,迪阿鲁天天奔波在为村民讨赔偿的路上,同时磨破嘴皮地宣传国家林业法规。木扒偷剥珍稀植物红豆杉皮,被执法部门拘留,救儿心切的父亲要女儿吉妮嫁给混混阿达,以期讨来彩礼交罚款,迪阿鲁闻讯痛苦万分......
第47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存文学 / 刘杰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 最佳影片(提名)刘杰 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提名)
获得奖项
-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获奖:金爵奖-评委会大奖 / 金爵奖-最佳导演 /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女演员 / 金爵奖-评委会特别奖 / 金爵奖-最佳音乐
提名:金爵奖-最佳影片 / 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影片 - 第1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提名:最佳影片奖 / 最佳导演奖 / 最佳新人奖 - 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提名:优秀故事影片 - 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提名: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 刘杰 Jie Liu导演
- 汪普则 Puze Wang演员
- 娜真叶 Yezhen Na演员
- 积阿迪 Adi Ji演员
- 黑皮 Hei Pi演员
- 胡春华 Chunhua Hu演员
简评
2008年,广西电影制片厂要拍一部建国60周年献礼片的“命题作文”,没有合适人选就打算找刘杰“出山”。……… 9月,“广西厂”送来了剧本,这是一个关于环保的故事:为了保护灰熊,地方政府号召当地山民搬出村子,山民天天喝酒喝歌跳舞,热烈地盼望搬出去。刘杰一看,便不想接拍,他的第一反应是不真实。……刘杰的拒绝,让“广西厂”颇为焦虑,厂里的负责人很有诚意,表示剧本可以按刘杰的意思来改。刘杰…找了两个编剧重写剧本,但改了两个月还是不行,最后刘杰硬着头皮写了个只有大概故事线索的剧本提纲。不少人认为这个提纲不符合政策导向……有两处需要修改,一是让山民穿上鞋,二是不直接表现女主角的死亡。就这样,从2008年9月耗到2009年春节,刘杰终于同意正式接拍《碧罗雪山》。… → .-07-22/
在传统(信仰、道德)与现代(法治、环保)之间无所适从的西南山民,温饱与生命安全朝不保夕,婚恋与生产不自主,最终不得已走向流离失所。上山伺熊的姑娘、山头痛哭流涕的少年,两场戏在静默的镜头注视之下,灌注了直击肺腑的力量。这是一个很容易拍得很荒诞的故事,但刘杰选择了尽可能洗练的叙事和影像风格,与山民那种矇昧而又并非原始的生存状态很相符,它是尽可能去诗意化与猎奇性的,甚至不带过多的人道主义立场,与此同时,也是以放弃影像书写为代价的,镜头从不流连于民族与山川风物。(这一点可以与田壮壮的《德拉姆》对读,后者倾向于用影像提炼人与自然的关系)题外话,你能想象这是一部建国60周年的献礼片吗?不但切入命题的角度刁钻,而且不失骨感地直面了现实,这种创作自由在这个十年(也许下一个十年)都不复存在了。
曾经多次和王小帅合作,以摄影师、制片人身份出道的刘杰,拍摄第一部电影为《马背上的法庭》,是国内摄而优则导的摄影导演的新生力量之一。《碧罗雪山》全片都是傈僳语对白,听不懂同是中国人的语言,但是角色身上承载着的命运的重量却感同身受,原生态生存环境和现代生活的冲突,传统信仰与家庭道德冲撞的窘境之下,人们的爱情或者生存也面对着考验。
千百年来形成的部落文化,宗族观念很重,为了让部落能够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套牺牲个人成就集体的管理体系,就与自然共生及整个群体的维护来看是好的,但就个人而言不免抹杀人性。尤其是随着文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类繁衍的越来越多,资本开始侵蚀人性,人们利用猎枪等工具打破了原始的人与动物之间的平衡,此时只能靠政府的强制手段来保护自然。在人与自然开始出现矛盾之时,部落文化也受到自然的制约和城市文明的冲击,此时只有搬迁才能相安无事。而此片,正是叙述这个过程中村民们的艰难抉择。城市文明看似在满足人性,实则何尝不是摧毁人性?要想让部落文明和城市文明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现代文明的冲突,部落对他们的祖先熊毕恭毕敬,政府也要落实对野生动物熊的保护,但熊反过来却给村民生活造成很大困扰。影片中也能看出让少数民族人民易地搬迁不是动动嘴皮子这么简单,要考虑的因素有太多。安妮的盛装献祭以及其父的弹唱发人深省,另一方面说明脱贫攻坚任重道远。
难能可贵地没有通过猎奇或是浪漫化的眼光去观看少数民族社群,而是将他们真实地置于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间,生存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无不挣扎于来自各方力量的拉扯与冲突。搬迁的结局不仅代表传统的失落,也意味着这群人将被抛入更难以掌控的未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沈从文的小说
其实没到五星,但是因为看过的人很少,特意打高一点拉拉权重……很惊喜的片子啊!作为一个政治任务片还是命题作文还能让少数民族自我发声,用纪录片的手法拍出了巨大的剧情容量,完成度极高。明显有借鉴日影的痕迹,再加上全片用傈僳语,就变得特别有意思,你会觉得这真的是个外语片,它的语法是这个民族自身的,而不是套一个汉族的,或者说主流电影的思维,粗暴地讲一个作为他者的少数民族。很喜欢。
看完总觉得胸中闷着一口气,选题太好了,叙事看起来散,其实该有的节拍都有,出场不多的人物也有令人记忆深刻的细节。一片绝美的青山绿水,生活却如此无力,守着图腾愚昧不化的老人,地位约等于奴隶的女人,暴躁的汉子,在物质贫乏中挣扎的年轻人,青春干净的感情,让渡的权力,最终成功搬迁,也只是进入另一个困境。
这个片子是个奇怪的“拧巴”。一方面,电影语言中的“主旋律”调调和上世纪80年代份的有点过时的艺术趣味很浓重,还有一些借鉴自日本电影的室内对话和走位模式。一条煽情的爱情副线,一个以熊和政府做换喻的核心主题(我认为这个是作者在主旋律的外衣之下精心埋设的最重要的内容,也相当于一个隐喻)
电影里傈僳族的形态和境遇好比一百年前的汉族。作为观影者,我们究竟是和西方观众一样作为“他者”,还是和片中鲜少出现的操他们听不懂的普通话的公务员们同属于“你们”,抑或这过了一百年的我们依然还是“他们”?尽管导演避免介入,但叙事还是流露外来视角,且隐喻重重。文本意义大过影像意义。
每个人手中都有且仅有一半的真理,没有谁完全对,也没有谁完全错,你可以指责老祖宗的封建迷信,但他的判断和指示,也宽厚公正,你也可以指责卖女儿的丑陋,但倘若没有了彩金,大概会有更多的女孩活不到她们被卖的一天……世间的事不是一分为二非黑即白,电影正是展现了这种样态,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复杂,不急于去批评,去价值评判,只是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