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社交网络》(2011)

How Did They Ever Make a Movie of Facebook?UP:2021-05-06

制作《社交网络》

评分:9 导演:大卫·普瑞尔 编剧:
主演:大卫·芬奇 / 艾伦·索金 / 杰西·艾森伯格 / 安德鲁·加菲尔德 / 鲁妮·玛拉 / 杰奎琳·韦斯特 / 乔什·平茨 / 艾米·汉莫 / 布兰达·宋 / 贾斯汀·汀布莱克 / 达纳·布努内蒂 / 凯文·史派西 / 拉什达·琼斯 / 约翰·盖兹
类型:纪录片
片长:93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11-01-11(美国)
IMDb:tt1859505

制作《社交网络》简介

收录于大卫·芬奇作品《社交网络》的蓝光花絮中,被称为最好看的电影幕后纪录片之一,93分钟内芬奇带领主创一起解读本片的制作过程,你会看到一个处女男导演如何让演员NG一百次以上。每一秒都是干货@

简评

不知道为什么最近突然特别迷这部电影,但这部纪录片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益求精,细致到头发丝的制作态度确实让我惊讶。包括结尾的字幕也用了Facebook的风格。不得不说外国演员在敬业、细节、热情投入方面,确实要比现在国内的小鲜肉好不止一个档次。喜欢卷西加菲这样的演员

年轻真好啊,主要演员全部不超过30岁的这么一群人聚在一起,拍了一部越看越爱,历久弥新的好电影。纪录片里,从导演到只有几场戏的演员全都拿出100%的专注,几十上百个takes地拍,太了不起了。那时候jesse和andrew都那么年轻富有朝气,转眼十几年过去回头再看,唯有感动和感慨。

数码拍摄,技术很成熟,包括换脸和能绑在船上的碳素外壳摄影机。导演精益求精,主创团队充分讨论剧情,但惊异地是芬奇的原意居然是小扎是被女孩伤害才走上这条“想成为混蛋”之路,按照这个逻辑那被暴露尺寸的女孩岂不是只有堕落为真的bitch才行。演员普遍高素质,即使是配角对人物也有较好的定位,能做出精准而生动的比喻。当然从杰西对于自己感受和导演感受出现分歧来看,暗有演技不能完全得到认可的疑惑,暴露这个疑惑是很诚实的。

好导演好编剧,以及惴惴不安而又跃跃欲试的年轻演员们。芬奇真是一个让人很放心的导演... 电影的制作过程好美妙啊。卷西说:“扎克伯格就像Facebook本身。Facebook友谊建立于共同的社团和爱好,而非人与人之间更加nuanced的连结。正是他缺乏的社交技巧,才让Facebook对大多数人accessible。” 作为extrovert的社交技巧和建立genuinely meaningful connection的社交技巧应该是不一样的吧?内向不会让人缺乏友谊,但不真诚是会的。

最近看到李梦执着于苹果的争议在网络上扩大、于是就想起了这部纪录片。芬奇真的可以算是近年来我最喜欢的导演了。他近乎偏执的指导是对电影艺术“再往旁边移七厘米”的精益求精。波米说过芬奇最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用自己的作品准确预测和触及这个时代的症结/尿点。尽管他从来没有参与电影的剧本创作,但和他合作的编剧都和他一样有着近乎偏执的作风。芬奇值得一切的奖项。现在再看发现这部电影的卡司太梦幻了

幕后花絮。大卫芬奇真的是一位很严谨的完美主义者导演,很擅长洗脑演员们去多拍好几十场的镜头,感觉这种拍摄方法确实很适合让演员放松下来,尝试更多的演法,但也有可能会更加枯燥或者浪费时间时间啥的,当然对这样制作经费充足的团队并不是什么问题。演员们也很用功,对台词走位节奏角色的理解都很到位,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氛围确实可以拍的出好电影。

服气了。上船就是你连一个半小时的制作花絮都能一帧一帧舔完。While actually,这个东西其实很干货,你能看到好莱坞完美主义者如何工作的一个面向,一部几乎全是对话的戏竟然拍了80天。很认真很有钱很羡慕。阿伦索金对于台词的理解更是对我深有启发。——听出音律和节奏,这是一个被华语电影忽略的部分,也几乎很难做到。

十年后才知道还有这个纪录片,很好看,不输电影的好看。当年还没开始看索金写的片子,所以也没有意识到这么密集高能的台词输出必然是索金出品,然后新的惊喜是执行制片人是凯文史派西,哈哈!好哥们打孖上。这个纪录片主要讲了好电影是怎么变态地每个镜头拍N遍磨出来的,120分钟的电影,拍了80天,自己算吧。羡慕拍电影的人,但想想我国也不缺拍得慢的电视剧导演啊,拍得慢又拍不好的比比皆是。所以,总结,还是芬奇牛逼!完了。

“我的课表就贴在书桌墙上,摄影机从来没近拍过,但是我看得到这些细节,这样的事物可以让你投入那个世界,那个时刻。”;“基本上你拍了那么多次,到了第45次,你已经累坏了,你甚至没有多想就演了,那就是你该有的表现。”;以及助理律师的演员说自己的角色就像古希腊歌队。

观察喜爱的电影在高度工业化的环境中如何逐步拍摄成形,观看过程极度舒适。尤其社交网络通过开场的重头戏建立扎克伯格的形象,主创剧本研读时,芬奇和演员把每句对白拆解揉碎,说出来的对白已经是结果,而演员演的其实是潜台词所对应的反应,这也是艾伦索金写的对白的精妙之处。芬奇好强!鲁妮好美!

开头bar scene146句对白拍了99次,我只想说,大卫芬奇,不愧是你。以前听说的第一反应觉得很骇人,看完纪录片以后发现演员们好像都挺享受的,也收获颇丰。看完片场记录以后感觉拍一场电影成本真的很高啊,无论是精神上还是金钱上,不过看看成品的精致程度,看来David Fincher的完美主义还是有用的啊。